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白丽斐)生态环境部近日就《关于禁止生产以氢氟碳化物(HFCs)为制冷剂的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产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以HFCs为制冷剂的家用电冰箱和冷柜产品。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正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内冰箱制冷剂以R600a为主,该制冷剂对臭氧层无破坏且温室效应潜值极低,是目前国内家用冰箱广泛采用的环保制冷剂,R600a的化学成分为异丁烷,并不属于HFCs类制冷剂,《征求意见稿》更多是起到为前期政策“收尾”的作用。
氢氟碳化物(HFC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强效温室气体,是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主要替代品之一。HFCs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设备和泡沫绝缘材料中。之所以被称为“超级温室气体”,是因为HFCs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数千倍。
2016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达成《基加利修正案》。据介绍,《基加利修正案》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十年将全球的HFCs削减至少80%。2021年4月16日,我国宣布决定接受《基加利修正案》,加强HFCs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2021年9月15日,《基加利修正案》正式对我国生效。
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下称《方案》),标志着我国履约正式进入含氢氯氟烃(HCFCs)淘汰和HFCs削减双线管控的关键阶段。
《方案》明确,HFCs受控用途生产量和使用量在2029年均削减基线值的10%。
生态环境部此前发布的《关于印发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的通知》明确,我国HFCs生产基线值为18.5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HFCs使用基线值为9.05亿tCO2(含进口基线值0.05亿tCO2)。2025年度我国HFCs生产配额比2024年度削减51241吨,内用生产配额和使用配额比2024年度削减42996吨。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是HFCs总量控制的第二年,我国HFCs生产和使用行业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个别品种HFCs市场需求随着HCFCs加速淘汰可能出现波动等情况。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王雷此前表示,中国家电行业在履约过程中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和全球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了从“零”到全球第一的巨大转变,实现了从基础薄弱到家电大国的转变。2023年,家电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4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565亿元。主要家电产品占全球产量的比例达50%以上。
“中国家电行业始终秉承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坚持履约和产业发展协同,支持和推动采用低碳环保技术路线。”王雷说。
《征求意见稿》要求,各有关部门应督促企业认真执行相关规定,切实做好家用电冰箱和冷柜行业制冷剂用途HFCs的淘汰工作。对违反相关规定使用HFCs的企业,由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