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15日电(记者陆宇航安娜)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最新房地产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3580亿元,同比下降12.0%。房价方面,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
专家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下一步,政策端要持续发力,各地要持续探索稳楼市手段,更好鼓励购房需求积极释放,修复住房消费的内生动力,推动房地产回归居住和民生属性。
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或有望收窄
“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标关系固定资产投资,也和GDP走势密切相关。各地要重视对该指标的稳定。目前购地房企的资金压力还是略大,要警惕其对此类指标的拖累。”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
在严跃进看来,对于既有项目,要持续优化开发投资等政策,鼓励房企积极开工建设。尤其是结合市场需求的好房子产品,持续增强销售预期,必要时候要在预售标准方面进行优化,促进房企预售资金加快回笼。
值得关注的是,房屋新开工面积跌幅连续收窄。1-7月份,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跌19.4%,比上半年的-20.0%收窄0.6个百分点,且跌幅连续5个月收窄。
“这意味着行业连续3年多的体量收缩接近尾声。随着各地加大优质土地供应,完善公共配套设施,优化规划报建等营商环境,推进城中村、危旧房改造等,市场规模开始稳定。”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但由于已开工部分节奏放缓,施工面积跌幅、开发投资跌幅都在扩大,加上竣工量收缩,行业整体规模收缩的局面尚待好转。”
与此同时,金融的支持,也将进一步改善房地产投资状况。“截至5月初,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较去年末大幅增加约1.7万亿,房企信贷资金来源整体呈现改善态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随着信贷资金来源改善,叠加上年同期房地产投资基数已降至较低水平,以及接下来房地产支持政策会进一步发力,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有收窄趋势。
多措推动楼市止跌回稳
数据显示,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8%和4.2%,降幅分别收窄0.2个和0.4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有5个,比上月增加2个。
“一线城市的指标在改善,说明一线城市购房需求依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一些新房项目推出后,叠加好产品和价格优势,购房者认购积极性较好。二线城市跌幅有所扩大,应理解为季节效应。到了传统的‘金九银十’阶段,预计还会有一波购房交易积极态势,进而带动房价环比跌幅收窄。”严跃进分析称。
二手房方面,7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6%和6.4%,降幅分别收窄0.2个和0.3个百分点。
“各地二手房总体上都处于持续深度调整的阶段。其中,一线城市环比跌幅有所扩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去年‘930新政’以来,一线城市很多老破小为很多限购松绑的购房者所认购,市场交易是不错的,也导致了当前购房需求相对回落。”严跃进表示。
在李宇嘉看来,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趋势未变。“随着供给侧改革持续加速,城市更新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全面推进公共设施补短板,驱动卖旧买新的住房改善型需求还有很大的潜力,这是新房价格止跌回稳的基础。”
另一方面,李宇嘉表示,调控政策开始转向修复基本面,包括生育、教育等方面的扶持,兜底保障、就业保障、离退休保障等,从而修复住房消费的内生动力,减缓二手房的恐慌式挂牌,这是中短期内房价止跌回稳的关键。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严跃进建议,各地要重视稳房价。“稳房价不代表房价保持不变,对于各批次的项目要灵活定价,更好和市场需求匹配。对于一些价格调整过大的,要科学评估,防范产生预期不稳的风险出现。”
针对在周边大户型项目扎堆情况下,部分房企选择开发小户型项目的做法,严跃进表示,此举值得鼓励。房企应结合周边项目的供求关系合理进行项目开发,防范新房销售的内卷,助力房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