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发现,广州东站下架站内商店的泡面,取而代之的是各色拌面产品。而车站方面回应称,由于东站开行的均为动车组列车,根据国铁相关规定,方便面属于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的食品,因此,为维护高铁车站和列车环境卫生,高铁车站均不售卖方便面食品。
将“泡面”视为旅途“灵魂伴侣”的情结,源自绿皮车时代的集体记忆,尤其是超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旅行当中,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成为了难得的慰藉。不过,随着高铁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加之不少传统的普速列车也逐步升级成为动力集中式列车,动车组车厢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强制亲密空间”,将数百名陌生人集中在密闭环境中数小时,气味体验成为无法回避的共享资源。而如何处理泡面剩余的汤汁和食物残渣也是一个难题。当快捷舒适的动车组环境成为需要更细致维护现代化公共空间时,泡面也不可避免地要逐渐“让位”于其他食品。
事实上,12306官网的出行提示中,泡面早已与榴莲并列,被标注为“有浓重气味的食品”,建议乘客在密闭车厢内避免食用。早在2023年4月,上海虹桥站就已经实施相同政策,显示出高铁网络标准化服务的推进趋势。
不过,高铁热食尤其是盒饭相对较高的价格,让泡面始终保持着经济上的优势。目前,高铁盒饭的价格普遍在15-80元不等,铁路部门声称提供“高、中、低档多元化餐食”,但现实却是低价餐食在供给端被渐渐边缘化,最低价的15元盒饭更是有不少旅客“吐槽”很难买到。而东站售卖的速食拌面类产品,12元左右的价格也略高于常见的泡面价格。万幸的是,目前来看铁路部门针对泡面的管理仅仅只是通过车站店铺停售、倡议不食用等方式进行“柔性引导”,并未真正禁止旅客携带并在车厢内食用泡面。
人民铁路为人民,“提升服务品质”并非只有排挤泡面这条路可走,加大在车站和车厢两大区域进行平价餐食供给或许更为有效。这并非在做慈善,而是追求商业效率的同时,也要守护车厢内最朴素的公平——让每一位旅客,都能带着温热的胃和尊严抵达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