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热度居高不下,连创阶段性新高。8月14日,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不过随后回落微跌,终结8连阳。而对于近日的A股表现,不少投资者却陷入了“既想又怕”的两难:一边怕“踏空”行情,想赶紧入场;另一边又担心“高位接盘”,买在山顶。对此,多位业内人士的建议高度一致:不盲目追高,不妨“等回调”再逐步布局。同时,可聚焦政策支持、高景气、低估值修复的板块,优先低估值、业绩确定的标的,避开炒作股和高风险股。

展望:短期内市场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在指数创阶段性新高后,短期内市场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等待回调时介入可有效降低投资成本。”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专家、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分析认为,从技术面看,沪指3300点、创业板指2400点皆为前期密集成交区域,若量能无法有效放大,突破难度较大。综合而言,回调至20日均线(反映短期趋势的平均价格线)附近,或是更优的入场时机。
而对于未来指数的走势,余丰慧表示,预计在经济稳步复苏背景下,A股有望维持震荡上行态势。
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认为,乐观情绪下本轮行情尚未结束。今年市场结构和2013年相似,小盘和成长风格占优,但今年市场整体表现有望明显好于2013年。后市来看,估值抬升、增量资金入市背景下不排除指数波动加大,但宽松流动性结合盈利修复及叙事扭转,自去年“9·24”以来的本轮行情仍在延续过程中。
布局:聚焦高景气与低估值
从投资配置来看,中金公司建议关注景气高且有业绩验证的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金属等板块;业绩弹性较高,受益于居民资金入市的券商、保险行业;红利板块预计仍将延续分化表现。招商基金认为,继续关注具备产业催化的成长方向,如AI算力与应用、创新药、港股互联网等,以及调整兑现后配置价值提升的大金融。
具体到个股,陈兴文表示,优先聚焦高景气赛道是更为理想的选择,其产业逻辑清晰,增长确定性强,如硬科技板块。其次可适当布局低估值补涨板块,挖掘其中的估值修复机遇,如能源转型和消费复苏领域。

【投资建议】
操作1:分批建仓更稳妥
投资方式上,陈兴文建议,分批建仓策略更为稳妥。采用“三三制”分批建仓法,战略仓位(40%)投向硬科技ETF,着眼于长期投资;战术仓位(30%)配置行业基金,进行波段操作,设定15%~25% 的止盈区间;弹性仓位(30%)用于捕捉事件驱动的投资机会。
余丰慧则特别提醒,设立严格的止盈点是非常必要的,一般而言,当投资收益达到预设目标时(如20%~30%),应及时获利了结。
操作2:可借道基金布局“一揽子”股票
而面对众多个股难以抉择时,投资者可借道基金布局“一揽子”股票实现分散投资。
若投资者追求超额收益、能承受一定风险,可投资主动型基金,这类基金依赖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有机会捕捉超额收益机会;若投资者追求市场平均收益、风险偏好相对不高,可投资指数型基金,这类基金跟踪如沪深300等指数,可获取市场平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