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民营银行股权发生变动,迎来国资力量。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告,批复了无锡锡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锡商银行”)变更股权事宜。
根据公告,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集团”)受让红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豆集团”)持有的该行5亿股股份。受让后,国联集团合计持有锡商银行5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5%。

人事变动率先落位
对于这场国资入股的股权变动,事实上早有迹象。
今年6月下旬,李军以无锡锡商银行党委书记公开亮相企业活动。7月上旬,李军再次以该身份到访卓尔智联旗下化工平台化塑汇。
官网资料显示,无锡锡商银行是全国第十九家、江苏省第二家民营银行。在彼时,李军转投锡商银行,意味着其将从国企跳槽至民企,市场对于这一选择看法不一。
时间来到8月上旬,江苏金融监管局核准李军无锡锡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这也意味着,李军将“董事长”“党委书记”两职一肩挑。
随着,近期锡商银行股权变更的落地,李军这一跳槽的背后深意终于显现。李军原为国联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联财务”)的董事长。据天眼查显示,国联财务有四位股东,均为国有全资、国有控股企业,股权穿透后,国联集团正是实控方。
作为新任大股东,国联集团委派集团内的高管赶赴锡商银行上任,这是资本市场上的典型操作。
补全金融板块银行空缺
在正式受让红豆集团25%的锡商银行股权后,国联集团正式成为第一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国联集团成立于1999年5月8日,前身为设立于1992年的无锡市国有资产投资开发总公司,是市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和授权经营试点企业。
2024年,集团完成营业收入265.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2.5亿元。目前,国联集团管理一级子企业19家,形成了金融服务、实业经营和投资运作三大领域。

湾财社据国联集团官网梳理发现,其金融板块拥有国联证券、国联人寿、联合担保、国联期货、无锡产交所、国联信托、江苏资产、国联财务等机构,覆盖了传统金融中的证券、保险、信托、期货、担保等行业,唯独缺少了金融基石的“银行”一环。
此次,国联集团成功控股锡商银行后,将进一步补全集团的金融拼图,实现了金融行业的全面覆盖。
国资入股的第三家民营银行
近年来,民营银行迎来了国资控股的新局面,在锡商银行之前,行业内已有2家银行完成股权变动,这意味着,锡商银行成为地方国资入股民营银行的第三起案例。
2024年8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意南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受让正邦集团持有的江西裕民银行6亿股股份。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南昌金融持股比例为30%,成为裕民银行第一大股东。这一股权变动拉开了国资入局民营银行的开篇序幕。
同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关于新安银行变更股权事宜的批复,同意三家国资企业以受让方式持有新安银行股份。受让后,兴泰金融、安徽建工、高新建设合计持有新安银行51%的股份。自此,新安银行成为地方国资绝对控股的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裕民银行、新安银行的股权变动背后,有着企业的经营危机。江西裕民银行的前股东正邦科技曾发布公告称,截至2023年9月末,江西裕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净利润为亏损24.2亿元。新安银行则在2023年实现净利润4447.2万元,同比下降71.76%,利润滑坡尤为明显。
锡商银行同样有着业绩上的挑战。锡商银行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85亿元,同比下降26.74%,这一跌幅在行业中排名第二。好在公司在净利润端表现良好,于2024年实现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24.07%。
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曾表示,民营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难以找到适合的民营资本接盘,为了化解风险,只能由地方国资接手,后续如果找到合适的民营股东,可能会将股权转让给新的民营股东。
目前,市场上对于国资入股民营银行则有着不少期待。这类观点认为,民营银行有机会借助国资力量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打开业绩增长空间,同时也能够借助国资的背书,更好地重塑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