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块股价持续拉升,此前布局了科技类资产的银行理财迎来了大丰收。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理财公司发行的存续的产品名含“科技”的49只产品中,成立以来收益率最高超过了20%,有10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达到了10%以上,有24只达到了5%以上。
相关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在政策红利驱动下,理财公司密集布局科技型理财产品,虽近期科技类理财收益表现不错,但投资者需注意,科技理财产品相对于常规理财产品,通常具有相对较高波动性,且科技行业成长周期相对较长,投资者需理性对待短期波动。
科技类理财收益明显上涨
今年上半年,理财公司瞄准科创赛道,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科创主题理财产品。记者注意到,在科技行情的带动下,近期多只投资了科创赛道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了10%,有产品近一月收益率达到了20%以上。
以工银理财“全鑫权益”鑫尊利科技创新优选定期开放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投资的前十项资产包括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股票等,包含了一定的科技类股票持仓。截至8月14日,2024年该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0.3%,近一年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0.97%。
招银理财旗下的“招银理财招卓专精特新”理财产品成立于2022年2月,核心投资策略是围绕“专精特新”公司构建中小盘成长股策略,投资于A股及港股,行业偏向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至8月14日,该产品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为13.55%,但近一年区间涨跌幅达到了32.17%。
此前,交银理财参与了银行间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和首批证券公司发行科创债投资。记者注意到,其旗下今年6月成立的一款180天持有期的挂钩科技金融指数的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了8%。
民生理财旗下一款科技创新主题的固收增强类产品,成立于今年3月,截至8月12日其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1.49%,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也达到了5.82%。
今年年初,在DeepSeek带动下,科技板块迎来上涨行情,而后经历回调和修复,在6月快速走强,部分个股涨幅显著。截至8月12日,科创100 ETF增强指数基金近1年净值上涨74.39%;截至8月14日,科创100指数全年累计涨幅为29.31%。
“大多数含有权益的理财产品,其业绩表现与底层资产的表现紧密相关。这类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通常远高于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因此,投资者若希望获得高收益,必须具备一定的投资定力和时机选择能力。”一位股份制银行的投资经理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科创主题产品持续上新
近年来,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同时,政策不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可以看到,在政策红利驱动下,理财机构正持续加大“科技”型产品的创设与投资力度。
从布局方式来看,部分理财公司增加科创类企业持仓,发行科技主题理财产品,推动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部分理财公司通过认股权业务积极配置科创资产;此外,理财公司也在积极布局科创债,参与银行间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和首批证券公司发行科创债投资。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理财公司发行的产品名包含“科技”的存续产品有49只,包含“科创”的存续产品有34只,而包含两个字样的在售产品有25只。
从产品类型分析,目前存续的83只产品中,有81只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另外2只属于混合类产品。这些产品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通过投资与科技创新领域相关的资产,以期获得超额收益。此外,这些产品普遍重视对投资标的的精选,优先考虑那些符合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方向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或其他资产。
招银理财的一款定位于R2(中低风险)固定收益类科技理财就在投资策略中提到,优先聚焦符合ESG理念、科技领域的相关标的,符合国家战略支持导向,主投高等级债券资产力争严控信用风险,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科技创新,不投权益类资产。
中银理财也曾发文称,进一步加速布局科技创新债券市场,通过多元化产品创新和资产配置,助力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已支持吉利控股、新微科技、兴业银行等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及大型金融机构等多家经营主体的科创融资,参与品种涉及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商业银行债券等多种工具。
普益标准研究员崔盛悦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科技理财产品相对于常规理财产品,通常具有相对较高波动性,主要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能接受一定回撤、追求长期增长潜力的投资者。
“投资者需要关注产品底层资产投资与策略的透明度,优先选择投资于高信用等级科创债或明确投资科技龙头的产品。同时,需要保持长期投资理念,科技行业成长周期较长,投资者需理性对待短期波动,耐心持有并动态调整策略。”崔盛悦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