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严曦梦)记者从8月14日举行的2025年上海市“政府开放月”主题活动上获悉,近年来,浦东新区综合执法局积极探索优化涉企执法检查,实现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为浦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执法支撑和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实施分类分级,落实精准监管。浦东新区综合执法局率先实行分类分级监管试点。自建浦东城管分类分级监管数据库,归集监管对象数据2万余户,包括餐饮服务、房产经纪、机动车维修等50余个行业类别,覆盖生态、交通、市容、房管、农业等各领域执法监管对象,悉数纳入分类分级监管。任务周期根据监管对象违法风险程度确定,实行差异化监管,对规范经营的低风险商户,检查频次降低至每半年检查1次,连续三年都保持为低风险的执法对象,享受一定周期的“免检”;同时坚持严格执法,对高风险对象的检查频次仍高于行业检查频次基准,切实推动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违法企业无处遁形,显著提升企业规范经营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是推行“综合查一次”,实现集约增效。浦东新区综合执法局试点建设“机动车维修”综合监管场景,系统谋划、大力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实现“一业一查”,制定“一业一册”,推行“一业一单”。目前,已建立包括机动车维修、建设工地、餐饮行业等16个综合监管场景,覆盖对象1.3万余户。以机动车维修行业为例,平均减少75%的检查次数,切实提升企业感受度。
三是推广“检查码”,推动执法透明。全面推行涉企“检查码”,明确提前发码、亮码入企等工作要求,构建透明、可预期的执法监管模式。涉企“检查码”的推行,既便于企业更加合理地安排经营活动,减少执法检查对正常经营的干扰;也能引导企业对照检查内容提前自查自纠、降低经营风险,进一步提升企业配合度与感受度。同时,企业可扫码对执法检查进行评价反馈,推动执法检查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码检查8421次。
四是开展精准普法,助力企业合规。创新推出精准普法“浦东模式”,在对象精准分类、需求精准识别、内容量身定制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的“普法码”向企业“点对点”推送行业“专属告知书”;企业可对照告知书内容评估自身合规情况,实现“自我体检”“自我纠错”,推动企业由“要我合规”转向“我要合规”。结合涉企检查要求,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检查码、普法码“双码同亮”,推动精准普法与执法检查深度融合。精准普法工作从2025年初推出至今,已累计推送1.7万余户次。同时,通过开展走访调研、建立对话机制等方式,变“事后处罚”为“事前引导”,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