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价”,绿水含“金”。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理念提出20年。放眼全国,用水权交易、水土保持碳汇交易、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滨水文旅开发、利用优质水源发展特色产业……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步子越迈越大,路子越走越宽。
浙江,安吉西苕溪,碧波荡漾,母亲河化身“绿水经济带”;淳安蘸千岛湖秀水,写就“两山”新篇章;绍兴镜岭水库建设如火如荼,水利领域首单REITs净募集资金已全部投入水库建设……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浙江各级水利部门在全力守护绿水青山、用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成效斐然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幸福河湖润“两山”
“蓝天白云大河、小鱼小虾河蚌,还有皮划艇、桨板等水上项目,夏天孩子的乐趣都在这里了!”带着孩子来“打卡”的游客,这样评价位于安吉县西苕溪边上的天空之门水上乐园。
“天空之门是西苕溪临港绿水经济带片区规划的文旅项目之一。”安吉县西苕溪流域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朱海兵介绍,临港绿水经济带片区以西苕溪幸福河湖建设为基底,通过关闭污染企业、河道整治、河岸修复等系列举措,彻底改变了西苕溪脏乱的面貌,有了如今绿水荡漾、绿草茵茵的景象。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守护好绿水青山是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迭代治水理念、治水方式,推动河湖面貌精彩蝶变。开展“五水共治”、实施苕溪清水入湖工程、开展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西苕溪这条安吉的母亲河逐渐升级为带富一方的幸福河。
“目前,西苕溪临港绿水经济带片区共撬动项目40多个,总投资超200亿元。未来三年内,它将为约80个行政村集体增收超4000万元。”安吉县水利局局长柳初晓说。
创新实践富“两山”
行走在淳安县姜家镇桂溪村高球山自然村,沿着盘山路从山脚蜿蜒向上10多分钟,豁然开朗:绿草如茵、游人如织,两汪山塘犹如绿宝石嵌在青山之间。
“山上的村民搬迁后,这处山塘就被闲置了。”桂溪村党总支书记姜有福介绍。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桂溪村以“水权入股”形式,将闲置的高球山山塘交由先前就在此开发旅游项目的浙江沪马旅游公司。“村里以山塘用水权入股旅游项目,预计带动50多人‘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和村民每年累计可增收近200万元。”姜有福难掩兴奋。
这是浙江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又一新探索。
“我们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探索。省级建立了试点项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组建专家团队开展试点跟踪指导服务。”浙江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水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强化水生态保护治理产业融合、探索水生态资源资产信贷融资、参与实施水生态保护补偿是四大着力点。
2023年10月,淳安县和建德市就新安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签订水权交易协议,淳安县每年向建德市转让交易水量1000万立方米,既促进淳安县优质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又支持建德市水饮料产业发展壮大,实现了双赢。
2024年3月,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落地安吉县,浙江绿郡龙山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3328万元,竞得石门坑生态清洁小流域河垓区块水土保持生态旅游资源6年经营权,发展滨水生态旅游产业。
2024年12月,全国首单水利基础设施REITs——绍兴汤浦水库REITs发行上市,将汤浦水库30年供水经营收益转化成基金产品,盘活水利存量资产,募集资金用于镜岭水库工程建设。
多点发力推动“全面开花”,浙江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硕果累累、行稳致远。
受惠百姓爱“两山”
家住安吉县梅溪镇铜山村的茶农刘丽娟最近有点儿忙。
“往年3、4月份采完白茶就闲在家里了,十几亩茶园要照料也没法出去打工。今年好了,家门口的漂流开了,我和丈夫都应聘上了这里的工作岗位,6到9月就在这里上班,正好和农忙时间错开,每年能多赚4万多!”刘丽娟高兴地说。
她口中的漂流是安吉县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第二批项目之一:2024年8月,安吉隐将谷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以2920万元的价格,拍下梅溪镇钱坑桥小流域铜山区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生态旅游资源)15年开发经营权。今年6月,依托该项目建设的漂流正式开业。
“现在村民可以利用空闲地块建停车场、摆摊卖货、经营农家乐和咖啡馆,还能直接去漂流公司上班,增收渠道越来越宽。”铜山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王守宏说,村里近百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和村民每年累计可增收近百万元。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浙江省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金额近300亿元。通过资产入股、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拓展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促进了地方绿色产业发展。
青山就是幸福,绿水就是民生。“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就是将水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一方水土富一方人’的迭代升级。”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浓娣介绍。
走进淳安县水饮料综合服务中心,只见展架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淳安造”水饮料产品。
“为充分利用千岛湖水资源优势,县里成立水饮料综合服务中心,集展示、检测、销售、生产孵化等功能于一体,可以衔接水饮料产业链上下游各类资源,还能打通代工通道、提供共享展销渠道,是水饮料行业外地客商来淳安的第一站。”淳安县经济开发区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吕婉君说,这为优质水资源价值转化搭建了平台。
“有点甜”的水产业,一直是淳安“两山”转化的鲜活代表。如今,“靠水喝水”的淳安喝出了更多新滋味。不仅仅是当“大自然的搬运工”,淳安多元布局,进一步推动产业链联动,现有水饮产业已形成包装饮用水、蛋白饮料、功能性饮料、酒类等7条细分赛道,集聚了73家水饮料企业。2024年,淳安水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1.3亿元,同比增长14.2%,带动就业7.59万人次,带动群众家门口劳务增收683万元。
“随着千岛湖威士忌、奥歌诗丹迪威士忌等项目落地投产,今年水产业营收有望突破200亿元!”千岛湖生态综合保护局局长汪仁发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