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4 19:08:00 股吧网页版
中国低空经济繁荣的“三重门”:技术角力、城市竞逐与瓶颈突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8月8日,时的科技芜湖智造基地正式开建,将服务E20的生产智造,并作为公司申请生产许可证(PC证)的专属工厂。

  据了解,E20是时的科技自主研发的eVTOL,采用倾转旋翼构型,这一构型被认为是当前适航取证难度最大,但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构型。

  不仅是时的科技,各家的eVTOL正在从试验走向规模量产,多旋翼、复合翼、倾转结构各领风骚,适航认证成为商业化“门槛”;无人机则从消费娱乐向农业植保、工业巡检、城市物流深度延伸。

  低空经济也不再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图景,而是正在中国多个城市悄然落地的产业现实,深圳、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竞相布局,低空经济版图初现。

  这场通往“向天空要生产力”的征程,既充满想象,也布满挑战,续航瓶颈、噪音困扰、空域管理难题与盈利模式缺失,仍在拷问这场“飞天梦”的可持续性。

  飞行器的技术角逐与场景迸发

  1) eVTOL:构型多样,技术路线竞争激烈

  人类对天空的探索从未止步,数十年来不断有人尝试研发能在空中飞行的汽车,但奈何跑道规划与起降条件复杂,以及法律法规的限制,随即作罢。

  相比而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对起降场并无过多的要求,会大幅降低机场跑道等基础设施投资运维成本。随着低空空域改革的持续推进,低空经济发展逐步升温。

  作为城市空中交通(UAM)的核心载体,其技术构型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飞行器的性能、安全性、经济性和适航认证的难易程度。

  目前,全球eVTOL的构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技术路线包括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倾转涵道等。

  相比之下,多旋翼构型结构相对简单,控制逻辑成熟,悬停效率高,但巡航速度和航程有限,主要适用于短途、低速的城市内交通。

  复合翼构型通常采用固定翼提供巡航升力,配合独立的垂直升力系统(如旋翼)实现垂直起降,这种构型能够兼顾垂直起降能力和较高的巡航效率,航程相对较远,是目前许多eVTOL企业选择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

  不过,复合翼构型在平飞阶段存在“死重”问题,即巡航时旋翼作为固定结构存在,增加额外重量和空气阻力,导致飞行效率下降。

  倾转旋翼/倾转涵道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eVTOL构型,构型通过倾转旋翼或涵道风扇的方向来切换垂直起降和水平巡航模式,理论上能够实现较高的巡航速度和航程,但其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相对复杂,对材料和飞控技术要求较高。

  适航认证是eVTOL商业化运营的关键环节,不同构型面临的适航审定标准和挑战也各不相同,这进一步加剧了技术路线选择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2)无人机:从消费娱乐向工业赋能延伸

  无人机产业已从最初的军事应用,迅速渗透到民用领域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格局。

  根据应用场景和目标用户的不同,民用无人机市场主要可划分为消费级、农业级和工业级三大核心板块。

  消费级无人机,通常被称为“航拍无人机”,是面向大众消费者和航拍爱好者的产品。其核心设计理念是便携性、易操作性和高性价比,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从天空看世界”的视角。

  消费级无人机的商业模式以标准化的硬件销售为主,价格范围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人民币不等,市场竞争激烈,品牌集中度高,以大疆(DJI)等少数几家企业为主导。

  8月14日晚,影石创新官宣发布旗下首款全景无人机,该款产品能否撼动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地位,还有待观察。

  农业级无人机是专为现代农业生产设计的专业工具,其核心目标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实现精准化作业。

  与消费级无人机相比,农业级无人机在设计上更注重实用性和耐用性,通常具备更强的负载能力(可携带数十公斤的液体或固体物料)、更长的续航时间、以及更高的环境适应性(如防尘、防水、抗腐蚀)。

  在农业级市场,大疆农业与极飞科技形成双寡头垄断,腰部企业差异化补缺。

  其商业模式也从单纯的硬件销售转向提供“无人机+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植保服务、数据分析和农事咨询等,为农户创造更直接的经济价值。

  工业级无人机是无人机产业中技术集成度最高、应用场景最广泛的领域,被誉为“利用天空改变世界”的工具。工业级无人机通常采用更高规格的材料制造,具备极高的耐用性和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

  这一领域主要由纵横股份、道通智能、科比特等多强平分市场。其市场特点是高度定制化、价格昂贵(可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人民币),并且通常需要专业的操作培训和认证。

  区域竞合:市场先发还是创新制胜?

  中国低空经济的创新策源地和高端制造中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产业配套完善、科研实力雄厚的核心城市。这些城市不仅在政策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更在产业链构建、人才集聚、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了显著优势。

  广东省,特别是深圳市,凭借其在无人机产业领域的深厚积累,已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的重要一极,不仅拥有大疆创新等行业巨头,还集聚了众多无人机整机制造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深圳市更是应用场景探索的先行者,在无人机物流配送领域,深圳已有多家企业如美团、顺丰丰翼等开展了常态化运营,覆盖了餐饮、零售、医疗等多个行业。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低空经济领域同样扮演着引领角色,拥有众多顶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其低空经济发展模式被概括为“创新主导型”。

  《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指出,北京依托科研生态,深圳依靠市场驱动。尽管深圳市的低空经济企业数量达2302家,超过北京市的1240家,但在高校及科研项目方面,北京市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单位达高17家,而深圳市则仅有5家。

  目前,成都已有22家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多个环节的企业,并且32家企业与低空经济产业链紧密关联。成都主要通过产业链匹配,实现了产业节点间的高效协同,尤其是在eVTOL领域,吸引了沃飞长空落地成都,推动eVTOL技术的前沿研发与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作为eVTOL研发的重要集聚地,峰飞航空、时的科技、御风未来、沃兰特、磐拓航空被誉为“上海eVTOL五小龙”。

  此外,浙江省在无人机产业园区建设方面表现突出,陕西省在无人机与eVTOL制造领域也占有重要地位,安徽省则依托其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积累,积极布局低空经济。

  这些核心城市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平台搭建等多种方式,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低空经济创新策源地和制造中心,引领着中国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飞向可持续未来的关键变量

  1)安全与监管:适航认证与空域精细化管理挑战

  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而有效的监管是保障安全的前提。当前,低空经济在安全与监管方面面临多重挑战。首先,适航认证体系尚在完善中,特别是对于eVTOL等新型航空器,其设计理念、飞行模式与传统航空器有显著差异,现有的适航标准和管理办法难以完全适用。适航取证过程依然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影响了新产品的上市速度和商业化进程。

  其次,空域精细化管理难度巨大。低空空域具有高动态、高密度、高复杂性的特点,如何实现空域资源的合理划分、高效利用和动态调配,确保各类飞行活动安全有序,是对现有空管体系的考验。

  虽然部分地区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的低空智能融合空管系统仍在建设中,空域审批流程的简化、空域信息的实时共享、飞行冲突的有效规避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此外,公共安全风险、隐私保护以及事故后的责任认定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和监管机制,是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2)技术瓶颈:续航、噪音与系统可靠性待突破

  尽管低空经济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仍有待突破,这些瓶颈制约着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拓展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续航能力是电动航空器(含eVTOL和长航时无人机)面临的首要挑战。目前主流的锂电池能量密度有限,难以同时满足长航程、大载荷和短起降时间的要求,“充电一小时,飞行一刻钟”的尴尬局面依然存在。虽然高能量密度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技术在研发中,但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有距离。

  噪音控制是影响城市空中交通(UAM)公众接受度和低空飞行器在城市环境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eVTOL和无人机在起降和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

  系统可靠性是保障飞行安全的核心。相比于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特别是载人eVTOL,需要在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保持更高的可靠性。这涉及到动力系统、飞控系统、航电系统、结构材料等多个方面。例如,电池在极端温度下的性能表现、飞控系统在强电磁干扰下的稳定性、机体结构在长期使用后的疲劳损伤等,都需要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和严格的测试验证来确保。

  此外,极端天气适应能力、感知与避障系统的精准性和鲁棒性以及在高密度飞行环境下的通信感知安全和抗干扰能力等,也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突破这些技术瓶颈,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

  3)商业模式验证:运营成本与盈利能力探索

  尽管低空经济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仍有待验证,核心在于如何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并实现盈利。高昂的运营成本是当前低空经济企业普遍面临的挑战。

  这包括飞行器的购置成本、维护保养成本、能源成本、空域使用成本以及人员成本。

  航空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高成本的活动。“如果只盯着航空器运行本身投入和产出,未来三到五年,无人机送货或者载人有可能都在亏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五研究所专家伊佳谈到。

  深圳大漠大智控董事长刘汉斌谈到,低空经济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仅航空测绘、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无人机编队表演和航拍五大场景实现商业闭环。

  在行业发展初期,由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单位运营成本往往较高。盈利能力的验证是商业模式探索的核心。企业需要找到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并实现盈利的应用场景和收费模式。

  以目前正在飞速发展的低空物流配送为例,需要精确计算无人机配送的单票成本,并与传统地面配送进行对比,同时考虑其对时效性和覆盖范围的提升所带来的附加价值。

  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殷时军算了一笔账:无人驾驶航空器成本仅为直升机的1/10至1/5,杭州一家企业用无人机运输血液制品,10公里成本降至每公斤7元,接近陆运闪送价格。

  在城市空中交通(UAM)领域,eVTOL的票价定位、目标客户群体、以及如何与传统出行方式竞争,都是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规模化服务的可行性也是商业模式验证的关键。

  峰飞航空此前预计,在未来远期,eVTOL投入大规模商业使用后,乘坐eVTOL从深圳蛇口到珠海九洲港码头,每人票价或最低降至300元(航线距离50公里左右),单价将降至每人6元/公里的水平。

  此外,定价策略的合理性、用户接受度和付费意愿、以及政策补贴的可持续性等,都会影响商业模式的最终成败。企业需要在不断的技术迭代和场景拓展中,积极探索和优化商业模式,找到可持续的盈利路径,才能真正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成熟的产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