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李玲发自北京“ ‘十四五’时期,无论是全社会对数据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还是数据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开发利用的成效和水平,都达到了全新高度。”8月14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回应了南都N视频记者有关数据资源加速开发利用的提问。
陈荣辉表示,我国数据规模持续扩大。从全国数据资源统计调查情况来看,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到41.06泽字节,这相当于1564万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据资源总量,去年年底公布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数据资源总量是2189T。
“这个41.06泽字节,从纵向来看,比‘十三五’末翻一番多;横向看,在国际上比较,我们占全球的数据总量达到26.67%,全球去年是154泽字节。2024年人均数据生产量更是‘十三五’末的2.2倍。”陈荣辉说。
陈荣辉还提到,数据资源爆发式增长,既反映了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也反映数字中国建设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加速,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其次,数据资源供给更加开放。陈荣辉表示,国家数据局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建设,在公共数据方面,印发了《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资源登记、授权运营、价格机制相关政策发布实施,可以说已经形成了“1+3”的政策体系。《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出台实施,省市两级制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相关政策超过87项,政务数据共享、公共数据开发和授权运营更加规范和高效。
据陈荣辉介绍,在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服务方面,国家登记平台登记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快速增长,目前已经覆盖超过78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数据体量超过6PB,提供了便利、权威的找数、用数渠道。在企业数据方面,出台专门政策文件,推动可信数据空间的试点,目前布局了22个行业和28个企业试点项目,实施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形成打破数据孤岛、促进要素流通的政策“组合拳”,为企业推进数据开发开放,融入数智化浪潮按下“加速键”。
此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陈荣辉说,以场景为牵引,打造“数据要素×”、公共数据“跑起来”等品牌,目前发布70个示范场景,覆盖智慧农业、医疗健康、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领域,形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应用成果。从行业看,基于气象数据开发的产品和服务超过1.4万个,支撑了近13万个应用场景。医保部门通过海量数据分析精准识别欺诈骗保的线索,有力保障了医保基金的安全。
恰逢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陈荣辉表示,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需要政策体系、市场机制、场景应用和技术创新协同发力,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