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张晓慧深圳报道
继《哪吒2》以154.45亿元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后,《浪浪山小妖怪》又在近两日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记录。这不仅让国漫爱好者心潮澎湃,也让国漫背后的数字创意产业再次走到台前。
在深圳的产业规划中,数字创意产业被列为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除此以外,南方财经记者注意到,《深圳市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已于8月11日起正式实施。
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全市共有3754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12875.08亿元营收。按照《若干措施》,接下来深圳将大力发展游戏、影视动漫、微短剧、演出、科幻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数字创意新业态。
让数字创意技术焕新文化产业
夏日炎炎,深圳南山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也如天气般火热,不少游客前来排队进馆观看。
这次展览不仅是目前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文物数量最多的敦煌文化艺术大展,还有6个使用高清数字技术精密制作的1:1复原特级保护洞窟,其中有两个为不开放洞窟。
数字技术让千年前的敦煌石窟重新焕发生机,也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艺术的距离。
《若干措施》中首先提出,加强数字创意核心技术研发。
推动AI与数字创意融合创新方面,深圳将鼓励开展AI影视动漫工具平台、AI设计和制作软件、国产游戏引擎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研发数字创意细分行业垂直模型;支持企业和社会机构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搭建数字创意产业大模型服务平台及语料数据库。
支持数字创意技术研发应用方面,深圳将支持建设数字创意实验室,支持企业开展虚拟拍摄等数字创意技术研发,提升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虚拟现实技术设备等数字文化装备技术水平等,对符合条件的文化领域数字技术创新应用项目,按照不超过投入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
值得关注的是,《若干措施》中格外提出对基于国产芯片开发数字创意技术的支持。比如,推动相关企业基于昇腾等国产芯片开展业务;对主要采用基于开源鸿蒙系统设备开发的项目,资助比例上浮10%;对开发并上线的鸿蒙原生应用游戏,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
助力“国潮”出海
无论是去年的《黑神话:悟空》在全球游戏市场大火,还是今年《哪吒2》在不少国家掀起观影热潮,都是我国文化和数字创意产业出海的缩影。
《若干措施》中提出,推动文化对外贸易,大力推动网文、网剧、网游、电影、电视剧等出海,支持建设出海专业服务平台和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对出口贡献大、海外影响力强的游戏、影视、动漫、演艺剧目等作品产生的翻译制作等费用,按照不超过投入的20%给予最高50万元的资助。
事实上,深圳已经涌现出一批数字创意产业领域扬帆出海的典型案例。以游戏产业为例,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游戏企业海外收入占全国近八成,腾讯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9%,达580亿元,《王者荣耀》国际版《Honor of Kings》在巴西、东南亚等地市占率超40%;创梦天地发行的《水果忍者》《地铁跑酷》等游戏全球累计下载量超50亿次。
此外,根据《若干措施》,深圳将对游戏、影视动漫、微短剧、演出等数字创意业态给予不同力度的支持,同时,推进“数字创意+”行动,推动数字创意与文化传承、文旅消费、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数字娱乐等领域融合,实现产业延链扩圈。
培育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
同济大学艺术与文化产业系教授臧志彭撰文指出,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出海经历了从应用工具类出海,到内容产品类出海,再到现在的底层技术创新类出海的演进过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的竞争格局。
在这背后,是我国的数字创意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深圳此次实施的《若干措施》既涵盖对数字创意产业的底层技术、内容产品的支持,也包括对文化品牌、文化对外贸易、数字创意人才培育等全产业链条的重视,以及引入金融资本投资等外部支持。
一方面,深圳将通过培育文化IP市场和文化品牌矩阵,提升深圳数字创意产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过支持文化演艺作品的首映、首演、首秀、首展,以及培育引进数字创意产业人才,让深圳成为数字创意产业的前沿。
除此以外,《若干措施》提出,将引导金融资本投资数字创意产业,培育文化领域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支持社会资本设立游戏、影视、动漫、微短剧、网络文学等细分领域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内容创作、IP孵化及出海项目;鼓励数字创意企业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