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的金融和科技创新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众多优质上市公司。深圳证监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共有425家A股公司、159家境外上市公司,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支柱,深圳证券基金行业经营业绩位居全国前列,截至今年上半年,辖区券商总资产已突破3.3万亿元,总资产、营业收入长期居全国第一,公募基金、期货公司收入利润长期居全国前三。
上市公司实力雄厚
自沪深交易所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以来,深圳上市公司数量飞速增长。深圳证监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共有A股上市公司425家,市值10.39万亿元,分别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第二位。
深圳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表现不俗。数据显示,深圳上市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超6.8万亿元、4800亿元,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其中,电子、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市值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深圳“制造业当家”特征明显。2024年,深圳28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净利润15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9%、11.4%。
深圳突出支持科创企业IPO。2024年以来,深圳11家企业在A股科创板、创业板IPO上市,募资93.92亿元,上市数量及募资规模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比重超50%,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上市资源持续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海外市场也是深圳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渠道。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共有159家境外上市公司,居全国第三;4家深圳上市公司发行了全球存托凭证,一批深圳企业借助境外市场,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行业机构排名靠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发展迅速。深圳证监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共有证券公司24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31家(经营地口径)、期货公司1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2977家,均位居全国前三。
近年来,深圳证券行业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辖区券商总资产33378.75亿元,净资产7140.60亿元,净资本5133.60亿元,各项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深圳证券业积极推动湾区互联互通。自“跨境理财通”2.0首批券商试点开闸以来,深圳有5家券商入选首批试点,数量居全国第一。
期货公司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辖区期货公司总资产3162.43亿元,净资产321.99亿元,各项排名位居全国前三。
深圳公募基金行业位居全国前列。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拥有31家公募基金公司,占全国总数约两成。截至6月底,辖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总资产964.28亿元,净资产670.29亿元。深圳辖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4.50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三。
私募创投行业也是深圳金融业的特色之一。深圳证监局数据显示,深圳私募创投股权机构数量、规模均居全国前三,培育了深创投、高新投等一批优秀创投机构。截至今年4月底,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项目超2万个,投向全国企业约1.2万家,在投本金超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