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惠民保”纳入系统规范管理,同样具有普惠基因的新型家财险也受到关注。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普惠型家财险在多地“安家”,持续释放家财险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20多款普惠型家财险落地。分析人士认为,普惠型家财险增长空间仍存,“保险+服务”的模式或持续。
普惠型家财险上线提速
8月12日,成都市专属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障项目“蓉家保”启动2025年度参保,这也是该项目上线的第四年。
随着家财险日益受到市场关注,普惠型保险也逐渐扩展至这一领域。2023年以来,普惠型家财险在多地“安家”。其中,2024年,“北京普惠家财保”“海南惠家保”“护湘保2.0”等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产品相继上线。
在今年,普惠型家财险队伍仍在持续增加。7月28日,深圳专属普惠型家财险“深圳惠家保”上线,为居民提供涵盖财产损失、第三者责任和家庭成员意外伤害等保险保障。8月11日,河北省首款城市定制型家庭财产保险——“惠家保”产品正式发布,并全面开放参保。
总体来看,目前普惠型家财险主要针对家庭风险保障重点,引入城市定制服务,整合房屋全生命周期的维修需求与各类高发风险意外保障。如火灾、燃气爆炸、入室盗窃、管道爆裂损失补偿等家庭财产保障;高空坠物责任,火灾、爆炸责任,管道破裂责任等第三者责任保障;用电意外、燃气意外、动物致害意外、电梯意外、火灾爆炸意外等人身意外保障。在扩大保障责任的同时,不少普惠型家财险还采用了“保险+服务”模式。
与此同时,普惠性家财险产品仍在持续升级。以“蓉家保”为例,在保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2025年首次实现零免赔,并新增了更多保障项目和居家服务,其中针对快递员、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的“新市民收入补偿”首次纳入保障范围,通过精准覆盖新业态从业者因意外伤害或疾病住院导致的收入损失,以误工补贴形式进一步强化对新市民群体的风险兜底能力。
多元产品体系待探索
7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将“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即“惠民保”)纳入系统规范管理,要求推动差异化定价、共保机制规范、数据共享和回溯机制建立,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国金证券报告指出,文件重申惠民保的商业属性与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惠民保经营行为,提升惠民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助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随着“惠民保”纳入系统规范管理,普惠型家财险也受到关注。多地“尝鲜”普惠型家财险的背后,政策鼓励是重要原因。
2022年3月,原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优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务,推广家庭财产保险,增强新市民家庭抵御财产损失风险能力。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出“研究房屋保险体系,探索推广新型家庭财产保险”。
在政策利好下,多个城市纷纷推出新型家财险,行业开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显示,2024年以来,财产险消费者信心指数回暖趋稳。消费者的保险消费观念日趋理性,对行业服务能力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对行业的信任感不断增强,参与保险消费的意愿不断增加
在分析人士看来,城市定制普惠型家财险有望提升居民对家财险的关注,预计居民对家财险的购买意愿将得到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宜将房屋保险作为保险业的主攻方向,尽快创新开发多元化房屋保险产品体系,同时满足投保人住宅损失补偿与住宅防灾防损服务的需要。例如针对城乡不同的投保主体、不同的房屋结构、不同的房屋价值、不同的风险区域等在保障高度、保障广度和保障深度上开发出有差异性的、普及性的房屋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