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下称“南沙金融30条”)于今年5月发布后,广州市各部门及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驻粤机构快速联动,在3个月内编制完成了《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
8月13日,广州南沙“金融30条”专项政策宣讲暨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大会举行,正式对外发布了上述《实施方案》,为政策落地提供明确“施工图”。
会上,一批聚焦跨境金融、气候投融资、船舶租赁等领域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一批产业发展载体联合发布,助推南沙加速汇聚金融要素。全国首个期货金融业全要素产业园——南沙期货产业园也举办招商启动仪式,宣布将于9月30日正式开园。
大会透露,南沙拟通过2025-2030年这6年时间,将南沙建设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的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广州南沙“金融30条”专项政策宣讲暨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大会现场。
88条措施绘就“施工图”
推动“南沙金融30条”尽快落地
《实施方案》围绕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保障措施等7个方面,提出了88条落实举措。
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傅晓初在会上谈到,《实施方案》逐项拆解“南沙金融30条”内容,着力推动金融创新与产业发展,充分体现最新金融创新改革政策的内容。
例如,《实施方案》将“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列为首要任务,明确要支持科技创新产业、高端制造产业、数字产业、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青年创新创业。
其中针对数字产业,《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对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服务机构的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本土优质数字服务机构。支持在南沙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应用的数据算力中心、研发认证中心、测评中心以及监管平台等机构。
在中州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扬发看来,聚焦数字金融,“南沙金融30条”鼓励区块链、AI与金融场景融合,支持数据算力中心建设,给期货行业带来了新的突破口。“我们公司可以借此升级系统,将AI算法应用于基差交易、风险预警等场景,提升量化模型的精准度。”
傅晓初表示,下一步,广州将按照《实施方案》中的88条举措挂图作战,全力推动“南沙金融30条”落地见效,争取招引一批市场主体,落地一批金融产品与服务,形成一批案例与事例,推动“南沙金融30条”尽快转化形成落地模式,成为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招引重大项目的有力抓手。
同步配套完善政策体系
持续建设南沙特色金融港
南沙正深入推进“五港联动”发展策略,其中“金融港”是关键一环。为加快建设南沙特色金融港,充分承接“南沙金融30条”政策势能,确保各项政策红利精准落地,南沙同步配套了更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加速释放南沙金融开放创新乘数效应。
“既要让金融机构在南沙获得蓬勃发展的养分,也要让实体企业借资本东风实现加速成长。”会上,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顾昱向广大企业家发布推介南沙系列金融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
针对金融产业,南沙出台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从产业集聚、发展运营、办公用房、特色金融、产业链发展、金融创新、金融人才等七方面,优化区域金融生态,提升金融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
通过产业集聚支持、金融人才奖励,南沙将给予最高1800万元奖励,吸引更多高端金融人才到南沙集聚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生态圈;通过发展运营支持、办公用房支持,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减轻企业运营成本,支持金融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助推南沙金融产业提档升级。
同时,南沙鼓励商业保理、融资担保、保险等金融企业,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最高补贴500万元,降低实体企业费率。对特色金融创新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扶持,精准浇灌更多创新发展成果,加快南沙金融创新应用推广。
南沙也将完善特色金融服务体系。例如,通过期货金融业务支持,给予业务品种、交割仓库、发展壮大等奖励最高1000万元,支持构建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通过融资租赁业务支持,给予融资租赁支持、经营性租赁业务支持、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租赁业务支持,巩固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地位;通过气候投融资发展支持,在气候友好型评价补贴、气候贷款、气候债券等方面加强支持,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深化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
面向实体企业,南沙则推出“鲲鹏计划”企业上市培育体系,以全周期服务激活资本市场动能,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构建企业上市全链条培育生态。一方面聚焦“上市之路”,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提供指引与支持,加速上市进程;另一方面立足“成长之梯”,集成全区科技、金融、人才等13项培育企业的通用性扶持政策,分级分类助力企业成长壮大并登陆资本市场。
1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南沙期货产业园即将开园
随着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期货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加速建成,南沙正加快开展金融创新与交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大会现场,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基金会项目、中信金租船舶租赁项目、气候投融资平台项目、跨境信用共享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一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企业代表现场签约。
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基金会,是国内首家专注于中国与非洲各国经贸发展的基金会。该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黄兆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与南沙签约,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南沙面向世界的发展与合作,将推动基金会国际商务合作区项目在南沙落地,“近期至少会推动10个相关国家到南沙建立商务合作区项目”。他提到,南沙正发力建设特色金融港等重大平台,加快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将为当地加快引入国际发展资源带来重大利好。
围绕推进跨境投资资金便利化流动、支持建设期货产业园平台、探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南沙区国资局与重点机构开展合作,打出深化大湾区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组合拳”。
作为全国首个期货金融业全要素产业园,南沙期货产业园是落实《南沙方案》及《南沙条例》的重要举措,也是南沙“五港联动”战略中金融港的核心载体。“南沙金融30条”中明确要求高标准建设期货产业园。
大会上,南沙期货产业园正式启动招商。南沙开建集团总经理助理吴兴豪介绍,南沙期货产业园已于2024年12月完成结构封顶,将于今年9月30日正式开园。这个金融地标占地面积约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1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性大型期货金融业总部及国际性金融服务平台,吸引各类期货相关的主体汇聚,形成一个充满活力、要素齐全的金融产业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