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A股火力全开,沪指强势突破“924行情”高点3674.4点,最高冲上3688点,最终收于3683.46点,创下近4年新高(2021年12月以来)。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已经是沪指气势如虹的“八连阳”。
另一边,创业板指在科技股狂欢中飙升3.62%,深成指也大涨近2%!
全市场单日成交额达到2.18万亿元,两融余额更是突破2万亿元后直奔2.03万亿元新高!
牛市真的回来了吗?这波能冲多高?如何把握新一轮投资机遇?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当前市场行情的确符合牛市初期特征,但后续会否步入全面牛市尚待观察。上市公司业绩成功兑现、后续经济数据回暖、改革政策进一步释放红利等,将成为决定A股基本面全面改善、股市步入全面牛市的关键。
沪指年内有望增至何种高度?在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看来,若能满足三大条件——盈利改善的广度需进一步扩大、资金结构亟需进一步优化、国内政策需与全球经济周期紧密协同,沪指有望在年末挑战4000点。
从投资角度而言,哪些领域值得重点关注?受访人士共识度较高的领域集中于四个方面:科技成长主线、消费复苏与新消费领域、“反内卷”主题、红利板块等。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股市上涨行情更多是资金推动下的结构性上涨,市场情绪扰动较大,小盘股涨势强于大盘股。有鉴于此,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市场情绪变化,警惕市场快速上涨后的获利回吐风险,注意小盘股的板块轮动加快以及题材炒作退潮带来的波动风险,对部分缺乏业绩支撑、估值偏高的个股更应保持谨慎态度,避免盲目追高。
沪指创近四年新高,牛市真的到了吗?
8月13日,A股市场延续强劲升势,主要指数全天震荡走高,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呈现量价齐升格局。
上证综指表现尤为亮眼,盘中一举突破2024年10月高点3674.4点,最高触及3688.63点,最终收报3683.46点,不仅创下自2021年12月以来的近四年新高,更成功实现“八连阳”。在科技股强劲表现的推动下,创业板指大涨3.62%,收于2496.50点;深证成指上涨1.76%,收于11551.36点。
市场热情高涨,推动全市场成交额激增至近2.1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91万亿元环比增长约14%。这是自2025年2月28日以来,A股单日成交额首次重返2万亿元大关之上,显示出充沛的市场动能。
盘面上看,个股呈现普涨态势,两市上涨个股超过2700只。市场涨停个股数量突破百家,其中,中国长城(计算机设备)、特发信息(通信设备)、长城科技(电气设备)等涨停,热点主要覆盖半导体、人工智能硬件、工业机械等科技制造领域。
从板块观察,科技制造相关领域主导市场,成交额排名前四的板块依次为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机械,金属非金属与采矿,以及半导体产品。涨幅榜上,通信设备、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有色金属等板块领涨;而商业银行、煤炭、饮料以及纺织服装等板块则相对落后。
同时,新开户数据也印证了散户入市的积极态势。今年7月,股市新开户数接近200万户,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71%;今年前7个月累计新开户总量更是高达1456.14万户。市场经验表明,新开户数的激增往往伴随着市场的显著上涨。
种种迹象显露,使得投资者猜测牛市是否已至?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对于全面牛市是否到来,业内人士尚存疑虑,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前市场行情已经具备牛市初期特征。
综合田轩与章俊观点可以了解:当前行情更多体现为资金推动下的结构性上涨,市场分化依然明显;股市上涨动力主要来自市场对政策预期和经济修复的乐观情绪,而非基本面全面改善带来的普涨。
全面牛市的到来需要后续多重因素推动。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有三点:经济数据持续回暖、改革政策进一步释放红利、企业业绩兑现。如果这三类因素同时具备,A股基本面支撑将得以稳固,全面牛市才有望到来。
两融余额站上十年新高背后
除了大涨的股市,近期另一个颇为值得关注的数据是:两融余额。
根据Wind数据,8月5日A股两融余额已升至20002.6亿元,为2015年7月之后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此后热度不减,截至8月12日,两融余额进一步攀升至20345.3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两融余额站上十年新高背后,透露出哪些信息?
在田轩看来,这反映出市场情绪与风险偏好明显改善,投资者对于后市的预期趋于乐观。同时,这说明市场资金面相对充裕,吸引了更多杠杆资金入场,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从历史经验来看,两融余额的持续攀升往往预示着市场上涨趋势的延续性。当前环境下,投资者对部分高成长板块的关注度提升,将推动相关板块估值修复与市场整体热度的进一步提升。
不过,在看到两融余额创新高这一可喜变化的同时,两个信号值得警惕。
一方面,根据章俊观察,目前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和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仍处于历史中枢水平,远低于2015年牛市期间的峰值。这表明尽管杠杆资金有所回流,但市场整体的杠杆水平仍然处于相对可控的水平。
另一方面,田轩提醒道,两融余额攀升可能带来一定的市场波动风险,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运用杠杆工具,避免盲目跟风。
满足三大条件,A股有望年底站上4000点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此轮股市大涨之下,小盘股涨势明显优于大盘股。
Wind数据显示,8月1日至13日,中证1000指数累计上涨6.05%,远高于沪深300指数的2.48%。同样,小盘股指数上涨5.26%,大盘股指数仅涨2.51%。根据章俊分析,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情绪的改善与资金的活跃,投资者对高成长性的中小市值公司表现出更大的偏好。
根据章俊分析,尽管小盘股在短期内表现抢眼,投资者仍需警惕三大潜在风险。第一,小盘股的波动性较大,市场情绪波动或短期资金撤离可能导致股价大幅波动。第二,小盘股的基本面较大盘股更为脆弱,业绩的不确定性较高,因此需要更加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第三,随着市场结构的逐步分化,部分小盘股的估值可能已经过高,存在泡沫风险。
与此同时,在章俊看来,当前市场的上涨势头具备可持续性,若满足三大条件,沪指有望在2025年末挑战4000点。
一是盈利改善的广度需进一步扩大。目前盈利增速主要集中在科技和资源品领域,若能够向消费和制造业等其他行业延伸,市场的基本面支撑将更加稳固。
二是资金结构亟需进一步优化。居民存款“搬家”需从潜在预期转化为持续的实际入市行为,同时保持健康的杠杆水平。
三是国内政策需与全球经济周期紧密协同。国内降息降准的政策窗口仍需等待美联储降息信号的确认,以形成有力的外部支撑。
四大黄金赛道:科技+消费+反内卷+高股息
如若盈利改善、资金结构优化、国内政策需与全球经济周期紧密协同、上市公司业绩逐步兑现……A股或将于2025年末站上4000点,全面牛市有望开启。
那么,此轮投资机遇,普通投资者当如何把握?
综合田轩、章俊观点,四大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方向一,安全边际较高的资产,低估值、高股息特性契合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在外部不确定性与低利率环境常态化背景下,兼具安全边际与收益确定性。
方向二,科技成长板块,具体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赛道。“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逐渐推进,叠加后续产业趋势催化,成长板块有望展现出较高景气度。
方向三,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费板块,尤其是消费复苏与新消费领域。尽管近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边际减弱,但扩大内需为长期战略之举。
方向四,“反内卷”趋势下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企业。随着政策细则的落地,“反内卷”仍将是贯穿市场行情的主题。
此外,在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等多位券商首席分析师看来,红利板块同样具备一定配置价值,这与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持续提升密切相关。
从股息率来看,沪深300当前股息率达2.8%,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出约110bp,A股各类红利指数股息率则比国债收益率高出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A股投资者回报率得以提升。
此外,面对当前大涨的股市行情,田轩提醒投资者保持理性,以长期视角看待市场波动,分散配置,精选赛道,长期持有,避免追涨杀跌,合理控制仓位,提升风险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