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3 22:37:20 股吧网页版
15%汽车关税敲定,德国车企进入“比惨时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德系车“三巨头”交出了惨淡的半年报后,苦日子似乎还远未到头。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奔驰净利润同比暴跌一半以上,公司CEO直言“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艰巨”。大众上半年税后利润同比大减38.3%,半年内更三度下调全年业绩预期。宝马算是德系“三巨头”里受“轻伤”的,但上半年税后净利也同比下滑29%。

  至于为何落入如此艰难处境,关税问题俨然成为各大车企的众矢之的。据新华社援引媒体报道,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今年的现金流或将合计减少约100亿欧元。

  尽管美欧在7月底达成贸易协议,宣布欧盟输美汽车关税下调至15%,但当地时间8月7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发布声明称,当前美国对欧洲汽车仍在以27.5%征税。

  销量和营收承压,是关税冲击最直观的表现,但其对德国汽车业的重挫远不止于利润表——算短期账,为了应对关税不得不做的供应链重组,是车企平白无故要付出的额外成本;算长期账,车企一旦屈服于美国压力,将汽车产线从欧洲迁往美国,随之而来的产业外流、工人就业都是问题。

“沙子进入变速箱”

  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欧盟达成新贸易协议,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其中,欧盟出口美国的汽车关税也从27.5%降至15%。

  对此,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份协议缓解了“近几个月来围绕跨大西洋贸易关系的强烈不确定性”,“原则上”欢迎该协议。但是,15%的汽车关税,仍然远高于特朗普重回白宫前的2.5%,因而ACEA也抨击美国关税将“继续对欧盟的工业产生负面影响”。

  德国则身处美欧汽车关税风暴的中心。每年欧盟对美的汽车出口里,德系车常年居于首位。美国也是德国汽车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24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占德国汽车出口总量的13.1%,明显高于英国(11.3%)和法国(7.4%)。

  虽然美欧达成协议,避免特朗普政府此前威胁的30%关税这一最坏结果,但是有媒体形容美国加税对德国汽车行业来说就像“沙子进入了变速箱”。

  一方面,15%的税率,对德国汽车业来说尚且称不上致命打击。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谢安康告诉记者,去年,美国进口了约801万辆汽车,其中德国车只有约44.7万辆,占比不到6%,远低于墨西哥、韩国、日本和加拿大。但如果看贸易额,美国去年进口价值2433亿美元的汽车,德国车的进口额就达到248亿美元,所占比重超过10%,反映出德国出口美国还是以中高端车型为主。

  “德国出口至美国的汽车里,以豪华车居多,单价普遍偏高,豪华车的利润空间本来就大,所以15%的关税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现代中国学院客座研究员史世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同时,不少德系车企的海外布局,也为抵挡关税风暴提供了一点缓冲。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陈玮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型SUV的主要消费市场在美国,而不是欧洲,所以不少德系车企已经将这个车型的生产放到了美国。便宜的车型也基本在北美生产,大众在美国的销量约有90%是北美本土生产的。所以,欧洲出口到美国的基本都是豪华车,利润空间足够大,美国对欧盟15%的汽车关税不算重大打击。

  但另一方面,几乎各家德系车企都要吞下关税的苦果,只是程度轻重有别。

  压力最大的,当属没有美国工厂的奥迪、保时捷。不久前,奥迪全面下调全年营收预期,利润率也下修了2个百分点。Warburg Research分析师Fabio Hoelscher就指出,若15%关税成为常态,奥迪将处于竞争劣势,因为其主要对手在美国拥有更多的在地生产基地。原本奥迪在墨西哥设有工厂,主要利用美加墨协定的税率优惠向美国出口,但现在美国“一视同仁”对墨西哥加征25%的汽车关税,奥迪还是难逃关税重负。

  大众旗下的另一大豪车品牌保时捷,在美销售的车全都是德国制造,自然也要背负巨额关税账单——上半年,保时捷因关税额外支出约4亿欧元,净利润同比跳水66.6%。

  奔驰已经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设有工厂,在美销售的近一半汽车都能实现本土组装。

  宝马是德系“三巨头”里在美本土化程度最高的,其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斯帕坦堡工厂,是宝马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不仅稳定支撑宝马在美国的销售订单,还有约一半的汽车从美国工厂运往全球120多个国家。所以,特朗普不时对欧盟挥舞关税大棒,宝马表现出来的态度都不慌不忙,还是德国车企里为数不多没有下调全年营收预期的。

  不过,在美设厂也不意味着能从关税漩涡中全身而退,这些车企要承受的是另一种风险。

美国制造的烦恼

  在美国政府的关税威胁下,不少德系车企都透露出计划扩大在美投资、新建工厂和产线的消息。

  据中新网5月底报道,奔驰此前表示,将从2027年开始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工厂生产GLC SUV;宝马正在考虑增加其美国斯帕坦堡工厂的班次;大众旗下的奥迪计划在美国生产部分车型。

  史世伟向记者分析,德国车企面对关税,最直接的应对策略就是加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宝马、大众等车企在美的制造基地已经比较成熟了,扩大产线的问题不大,但是奥迪等车企要在美国新建工厂,则至少要耗费几年时间。届时美国政府换届可能会有一定的政策不确定性,但加快制造业回流、促进美国再工业化,基本成为美国政界的共识。所以总体而言,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大趋势预计不会有太大变化。

  然而,押注美国、把生产转向大西洋的彼岸,也还是要付出一定代价。

  首先是进口零部件的关税负担。谢安康指出,美国汽车生产大量依赖进口零部件,但特朗普政府对全球钢铝产品加征50%的关税,对全球加征25%的汽车零部件关税,已经大幅推高美国制造的成本。

  据央视新闻援引美国汽车研究中心数据,美国对外加征25%的零部件关税政策,将导致所有美国汽车制造商的成本增加1077亿美元。

  其次,打上美国制造的汽车出口到其他国家,也有可能遭遇关税的门槛。奔驰在阿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工厂生产的汽车,约有三分之二出口到国外。今年以来,中国市场占奔驰全球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左右,部分汽车正来自于美国工厂,但是中美关税不确定性,也给奔驰的对华出口覆上阴影。

  从德国视角看,车企在被迫增加在美投资和生产的另一面,则是收缩欧洲本土的产能。去年以来,大众、采埃孚、博世等德国车企和零部件巨头已经纷纷宣布关闭德国部分工厂、挥动裁员大刀。这一进程可能还会加快。近几个月,奥迪宣布,确认将于2029年前在德国裁减约7500个工作岗位,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竞争力。大众集团此前宣布计划在德国裁员3.5万人,保时捷计划裁减1900个岗位,奔驰则计划在2027年前削减数千个工作岗位。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的主管Ferdinand Dudenhoeffer认为,已经面临艰巨挑战的欧洲汽车工厂“将不得不减产”,仅在德国,就可能影响多达7万个工作岗位。

  在此之外,德国车企的电动化转型步伐,也有可能会被美国的关税政策所打乱。“德国车企应对关税的另一重策略,就是加快新车型的研发,毕竟要涨价转移关税成本,最能让消费者接受的方式还是推出新车型。但特朗普政府力推传统能源,取消了大量电动汽车补贴,美国市场预计还是燃油车的天下。德国车企要争取美国消费者,则必然要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继续发力,改进发动机性能、碳排量等,这是德国车的传统优势。但无形之中,进一步向燃油车倾斜研发,也会让德国车企的新能源转型之路更加漫长,在和中国电动车的竞争中更为被动。”史世伟指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谢安康为化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