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形势不甚明朗,广州国企开始出招“稳楼市”。
近日,珠实地产宣布启动“保价”措施,覆盖广州区域7个在售楼盘,承诺“保价到年底,买贵补差价”。具体保价措施是,承诺保价期限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买贵可申请差额补偿(最高20万元物管费)。
这是继越秀地产之后,广州又一家宣布“保价卖房”的国企。珠实地产在回应媒体时表示,此举是助力稳市场、稳预期,也是响应广州市国资国企“拼经济”工作会议的指引,破解民生痛点,助力放心安家。
今年“小阳春”之后,广州楼市活跃度有所下降,市场存在观望情绪。
在全国房地产政策保持稳定的当下,如何提振购房者的信心是稳定楼市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保价卖房”为购房者服下定心丸,是房企促进销售的招数。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期,由当地国企带头承诺“保价”,也彰显了国企的担当以及助力稳定楼市的决心。
“保价”护航
珠实地产宣布参与保价的楼盘,覆盖天河、荔湾、白云、增城四个区域,共7个主力楼盘。
虽然喊出“保价”的口号,但实际上并非直接退差价,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偿。此外,也并非所有的房源均能够支持保价,仅限于指定房源。例如,位于天河的珠江天河都荟、珠江花城等楼盘承诺,在2025年8月8日至10月15日认购的指定房源,若后续降价,可申请对应价差的同等价值补偿,最高金额为20万元物业管理费。
在申请保价阶段,执行的细则也有调整的空间。根据珠实地产发布的材料,退差价需提供有效材料证实买贵,将有机会差额补偿,具体细则以各项目备案输出为准。保价行动详情以双方签订的书面协议为准。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称,此次珠实地产“保价”的6个项目多数以旧规产品为主,不仅面临着新规产品的竞争,也面临着二手房的竞争。“旧规产品去化慢,房企资金链偏紧,出于资产保值增值、稳定楼市价格的国有企业任务,也不可能大尺度的降价,于是祭出了保价销售的策略。”
“保价卖房”,并非新鲜的促销手段。在珠实地产之前,越秀地产早在去年就已经采取类似的方式。
今年6月,越秀地产广州区域再度发布相关的“保价卖房”措施。具体操作细则是,越秀地产位于天河和海珠的越秀观樾、琶洲南TOD、琶洲樾华樾、越秀天河和樾府等4个楼盘,在6月25日至6月30日期间成交的房源可“保价”到今年年底。在保价期间,如有材料证实“买贵”,客户将有机会获得差额补偿。
深耕广州的保利发展也曾通过保价卖房的方式进行促销。去年9月,保利发展旗下多个城市项目公布了“保价计划”,覆盖广东保利、四川保利、西安保利和温州保利等公司的部分项目。
克而瑞广佛区域首席分析师肖文晓分析称,在房价"止跌回稳"的关键阶段,品牌房企带头承诺“保价”,有助于打消潜在客户的跌价顾虑,坚定其出手的意愿,从而对稳定市场起到正向的引导意义。特别是在设计新规收紧之后,部分新规项目亦被纳入“保价”的行列,更加凸显了稀缺性支撑下的保值力,可以更好地实现客户转化。
止跌回暖
广州本土国企推出“保价卖房”措施的背景,是当前市场表现不温不火。在今年7月的传统淡季,广州楼市录得了平淡的成交数据。
据克而瑞统计,今年7月,广州商品住宅供应面积34.2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9%,成交面积53.05万平方米,环比减少26%、同比减少20%。价格方面,今年7月广州成交均价为323万元/平方米,环比下跌9%,同比下跌5%。同期,广州权益金额TOP30房企的月度销售业绩为105.39亿元,同比减少28%,环比减少47%。
在市场表现未现拐点之时,广州本土国企带头进行促销稳定楼市,对购房者而言是上了一道“保险”。
一位广州市场的潜在购房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保价”的方式并不会决定最终买房的行为,但是如果意向楼盘给予“保价”,对购房者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促销方式。“很多保价的楼盘本身也会有其他的优惠,结合这些优惠如果给到的价格和自己心理价位相符合,‘保价’则更有助于促进成交。”
“保价卖房”的另一个背景是,当前广州在售楼盘价格已经普遍给出了较大诚意,即便继续“让价”,也不一定能够带动销售,因此多数房企仍然采取稳定的价格体系。
一位广州本土房企的总部人士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广州楼市买卖双方的博弈剧烈,二手房以价换量的现象十分明显,新房市场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下半年的市场我们也不会做大规模的促销动作,在价格上会保持稳定。根据我们的预判,让价并不意味着能够换量,现在的价格也基本已经在保本线上下,如果继续让价对我们的利润等指标会带来明显的影响。”
李宇嘉强调,进入下半年以后,不管是二手房挂牌量攀升、价格回调,还是新房之间的竞争、去化速度等,市场转弱导致价格预期转淡的态势再进一步加剧,购房者决策周期也开始拉长。从全国来看,多数城市均呈现这种情况。“购房者决策周期拉长,导致开发商资金链紧绷,迫切需要保价措施稳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