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拓展应用范围、加深融合程度、提升发展层次上实现跨越升级,近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重庆市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升级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新增建设30个市级5G工厂。
重点任务聚焦五大领域:
推进基础网络设施升级
优先完成中心城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5G-A商用部署,加速扩大5G工业虚拟专网、混合专网建设规模,支持基础电信企业重点及特殊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开展专用设施建设。
加速新型工业网络建设,加快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推进IPv6单栈部署,加大SRv6、网络切片、随流检测等技术应用。推动“云网算控”一体演进,加大工业算力设施建设,支撑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家的工业数据畅通流转。
增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网络基础资源的支撑能力。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国家通道,推动“星火·链网”海外国际节点建设,搭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平台,打造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等数字应用。
加强技术产品研发创新
持续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发挥5G+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综合体等创新载体牵引作用,积极融入国家重点领域专项、5G+工业互联网领域核心标准体系,深层次推动5G+MDFC无源传感物联网、5G轻量化(RedCap)、5G-A等关键技术创新攻关,支持工业算力、开放自动化、工业数据互操作、“5G+”人机混合智能等技术创新。
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等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推动5G-A、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5G芯片、模组、网关与工业VR/AR、工业机器人、AGV等工业终端深度融合。
深化行业融合应用拓展
持续强化应用场景牵引,打造一批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监测等“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鼓励化工园区推广应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5G和AI融合应用探索,构建覆盖底层算法工具、智能平台、产品解决方案的生成式AI大模型赋能体系,满足“5G+工业互联网”多场景工业应用需求。
探索构建分级场景培育机制,面向中大型企业加快推进5G-A、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等在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实践,持续挖掘培育一批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变革性优秀场景。支持中小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挖掘一批低成本、高需求的5G核心应用场景。开展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深度融合“链网协同”行动,形成以链主链核企业为带动的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机制。
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提升“5G+工业互联网”资源供给能力,发挥各方优质资源,探索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深度应用。面向网络、平台、安全、标识、数据、工业软件、系统集成等领域,加速构建5G+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资源池。
紧抓“东数西算”“东西部协作”战略契机,引导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开展跨区域技术合作对接、解决方案输出和人才技能培训,推动多行业、多领域资源要素开放共享。
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工业数据要素公共服务平台,聚焦“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需求,构建全流程公共服务能力,强化技术安全保障,构建多层级“5G+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强化要素保障,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加强关键技术产品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统筹用好各类资金渠道,鼓励各类创投基金、社会资本投向符合条件的“5G+工业互联网”、5G工厂项目。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强化人才落地支持和能力提升。
推进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凝聚发展共识,营造良好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