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门印发《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到,到2027年,全面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应用基地,打造以安诊儿医疗大模型为核心的医疗智能体集群,培育50个以上高质量行业语料库和专病专科模型,突破转化10项以上医学AI核心技术,建设面向公众、医生、医院、科研、产业、政府等6大领域100个以上医疗健康重点场景,培育一批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和复合型人才,构建从基础设施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到创新应用示范的医疗人工智能创新链、服务链、产业链,形成辐射全国的政企研医协同网络。

其中,安诊儿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导开发的数字健康人,基于蚂蚁百灵医疗大模型技术和多模态交互系统构建,提供全流程医疗健康服务,涵盖诊前智能导诊、诊中AR导航及线上医保支付、诊后健康档案管理等23项核心功能。自2023年11月上线以来,已覆盖全省92家省市级医院(截至2024年5月数据),累计服务超1700万人次(2024年12月统计)。
总体来看,上述方案围绕算力、数据、模型等方面做出规划,算力券、医疗智能体、多模态医疗大模型等均在规划中,具体包括:
完善算力保障,通过算力券等形式降低医疗卫生机构的算力使用成本;
集聚数据资源、建设数据标注平台,规范健康医疗数据采集、加工、流转、利用,建设省级医学生物信息数据库,共建共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语料库;
打造多模态医疗行业大模型,建设全自主AI研发框架,形成共性模型服务能力。开发覆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公共卫生、药械研发、行业治理等一批专病专科模型和医疗智能体,迭代推广数字健康人·安诊儿……
在应用端,规划提到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发展和药械研发。
完善中医药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中医专病数据库和经典医案库,开展中医临床智能辅助诊疗。研发中医四诊合参智能终端、中医康复、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探索名老中医数字化传承和中药饮片智能分级技术;
推动人工智能融入创新药和新一代智能医疗器械研发全过程,加快在疾病机制探究、药物靶点发现、药物分子设计等复杂领域应用,加速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进度。聚焦人工智能数据与应用、脑机接口、新药创制等领域部署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多模态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医学、药学交叉领域的科研布局,推广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具身智能应用,围绕人工智能芯片和智能传感器等技术研发,在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手术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开展应用……
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人工智能政策支持导向进一步明确且强烈。AI+医疗细分应用广泛,其中AI病理诊断、AI影像及AI制药应用相对成熟,有望加速兑现商业化价值。
方正证券表示,“人工智能+”驱动医疗产业革命性发展,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创新设备加速落地和应用拓展。
信达证券认为,“人工智能+”或将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引擎,而AI医疗或将迎来新一波产业革新的机遇。在AI医疗应用方面,可以关注:①AI+制药;②AI+医疗大模型;③AI+影像;④AI+医检;⑤AI+医药电商/精准营销;⑥AI+基因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