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13日讯(记者陈俊兰)川财证券债券交易业务因存在多项违规问题,近日被四川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8月12日,监管披露的罚单显示,川财证券的债券交易业务存在公司内部制度建设与内控机制有待完善,从业人员管理与信息披露不到位,业务合规审查落实不到位,交易行为管理有待完善等问题。

四川证监局依据根据《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对川财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这张罚单是川财证券在2025年收到的首张罚单。不过从监管部门过往的处罚记录来看,川财证券已连续多年因债券交易、债券承销等业务存在问题,被四川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同时,川财证券被罚亦不是孤例,去年来,已有多家券商因债券业务被罚。
债券业务多次被罚
记者注意到,川财证券在债券业务领域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方面,公司债券承销规模实现大幅增长,绿色金融等特色业务取得一定进展;另一方面,业绩持续下滑,且因债券业务多次违规被罚。 从债券承销数据来看,川财证券2024年表现亮眼。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证券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公司债券承销金额为6.85亿元。而全年累计承销各类债券35只,较上年同比增加17只;承销规模更是达到122.1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15.12%。
在特色业务方面,川财证券坚持能源特色券商定位,绿色金融业务成效显著。2024年,绿色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增长136%,主承销排名成功进入行业前30;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排名也跻身行业前50。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设立管理并成功发行了全国首单“一带一路”特定品种ABS项目,在细分领域展现出一定的竞争力。
不过,债券业务的亮眼数据与公司整体业绩走势形成鲜明反差,规模扩张并未带来盈利能力的同步提升。
数据显示,2024年川财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下降0.57亿元,降幅达16.18%;利润总额1557.65万元,同比下降1090.92万元,降幅为41.19%;净利润1504.27万元,同比下降947.23万元,降幅38.64%。在行业排名中,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排名分别为119名、124名和123名,较2023年度分别下降9名、13名和12名。
与此同时,川财证券在债券业务上的合规问题频发。8月12日,四川证监局披露的警示函显示,川财证券在债券交易业务中存在内部制度建设与内控机制不完善、从业人员管理与信息披露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尽管这是川财证券2025年收到的首张罚单,回顾过往,自2022年起,该券商已连续四年因债券交易、承销等业务被四川证监局出具警示函,违规问题反复出现,暴露出公司在内部合规管理上的严重漏洞。
连续有券商受罚,内控应勤勉尽责
尽管股权承销业务一直是监管的重点领域,但债券承销业务的违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从严监管背景下,近年来,券商因债券业务违规而遭受处罚的案例数量呈不断攀升态势。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已有超过10家券商因债券业务存在违规行为收到罚单。从罚单的发布时间来看,这些处罚主要集中在2024年10月和2025年2月。
这些违规问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涵盖了尽职调查工作不到位,未能深入、全面地对债券发行相关主体和项目进行核查,使得潜在风险未能被及时发现;质量控制或内核工作不够充分,在关键环节把关不严,导致一些不符合发行标准或存在隐患的债券项目得以推进;还有募资使用情况与实际申报情况不符,资金流向未能严格按照募集说明书所规定的用途执行等。
去年10月,开源证券和中原证券在债券承销业务中暴露出多项违规行为。
开源证券在对某些债券项目的尽职调查中,对发行人的财务状况核实存在重大疏漏,未对部分关键债务和或有负债进行详细排查,对一些可能影响债券偿还能力的重大事项也未充分披露。
中原证券则在内核环节走过场,相关审核人员未对尽职调查报告中的疑点进行深入追问和核实,对申报材料中的数据矛盾之处视而不见。鉴于这些严重违规情形,两家券商均被采取了暂停公司债券承销业务6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今年2月14日,证监会官网在一日内接连公布三张罚单,分别对民生证券、西南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对中泰证券出具警示函。从违规事由来看,主要是债券类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尽职调查不规范,发行承销不规范等问题。
在当前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债券业务的合规性已然成为券商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监管机构加大了对债券业务全流程的监督检查力度,从项目的承揽、尽职调查,到内核审批、发行销售以及后续的持续督导,每一个环节都处于严格监管之下。一旦券商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违规操作,都极有可能受到严厉处罚。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从业人员的处罚对整个券商行业也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一方面,监管机构通过严格执法,对违规券商及相关责任人绝不姑息,这有力地推动了券商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面完善,促使其重新审视和优化尽职调查流程。众多券商纷纷加强了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合规意识,引入更为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和信息核查手段,以此来提升债券业务的合规性水平。另一方面,这些处罚案例也给其他券商敲响了警钟,在债券承销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将合规经营放在首位,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好中介机构应尽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有序、诚信的债券市场环境,进而促进债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