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昌校宇
8月11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于近期陆续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A、现金流ETF南方,合计投资金额将不少于2.3亿元,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公募机构自购行为持续活跃,权益类产品占比较高。中国证监会5月7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将三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投资行为稳定性、权益投资增长规模等指标的加分幅度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这一要求被视为通过激励公募机构加大权益投资力度,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稳定资金。
基金纷纷出手自购
记者进一步梳理,仅8月份以来,就有工银瑞信基金、泰康基金等多家机构相继宣布自购计划或进展。其中,8月8日,工银瑞信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及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工银瑞信臻选回报混合型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8月7日,泰康基金宣布,已于8月5日运用固有资金155万元申购旗下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C类。
工银瑞信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此次自购旨在与广大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展现公司长期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坚定信念;公司将持续秉承“稳健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绿色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依托“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努力为投资者持续创造长期价值。
此外,方正富邦基金年内已两度出手自购,以实际行动彰显对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及公司主动投资能力的信心。7月28日,公司发布公告称,自7月24日起陆续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自购金额合计将不少于2500万元,并承诺对自购产品持有期限不低于一年。这已是该公司年内第二次自购,早在4月份就曾自购旗下方正富邦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500万元。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公募机构密集自购权益类产品释放出三重积极信号:一是价值发现信号。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基金管理人向市场明确表达了其对当前权益资产估值水平的认可,以及对市场中长期投资机会的坚定看好。二是信心提振信号。在市场波动期,公募机构以自有资金入市,不仅直接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持,还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三是利益绑定信号。通过自有资金跟投,公募机构实现了与持有人的利益深度绑定,既彰显了其对自身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也倒逼投研团队更加注重产品业绩的长期表现,形成良性循环。”
在前海钜阵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龙舫看来,公募机构积极自购是对《行动方案》的积极响应,一方面落实了政策面中关于加大自购力度、扩大权益类基金占比的要求,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另一方面通过逆周期布局传递市场“底部”信号,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发挥公募基金市场“稳定器”作用。
看好中长期投资价值
除了出手自购,不少机构还认可当前权益资产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南方基金相关人士表示,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与韧性,是支撑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基石。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我国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仍实现5.3%的稳健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同时,我国大规模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共同构筑起中国经济强大的增长韧性和可持续竞争优势,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从估值角度看,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中国股市处于全球市场的估值洼地,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布局良机。
展望未来,方正富邦基金权益研究部行政负责人、基金经理乔培涛表示,依然维持乐观基调。宏观政策仍会延续宽松基调,后续相关行业可能会出现盈利压力缓解的情况。下半年,A股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宽松+资产荒+产业升级”三重共振,持续看好新质生产力、“出海”、性价比消费这三大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