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15日即将登场。会前各方抓紧造势,营造会谈氛围:美国降低调门,强调结果“或好或坏”;俄罗斯充满期待,希望双边关系正常化;欧洲频繁奔走,尽显焦虑与无力;乌克兰要求“上桌”,需要明确安全保障。
分析认为,虽然核心议题是解决乌克兰危机,但是乌克兰并不在谈判桌上。欧洲因难以保护自身安全,只能成为美国制衡俄罗斯的筹码之一。乌克兰和欧洲问题或许只是阿拉斯加会晤的一部分,美俄缓和能走多远,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次会晤成果。
双方期待并不一致
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表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将是一次“试探性会晤”,结果“或好或坏”,但相信双方会进行“建设性对话”。特朗普表示,将“让普京结束战争”,但“可能在头两分钟内”就能知道是否有可能达成协议。
这番表态被认为,特朗普似乎有意降低外界对美俄领导人会晤结果的期待。
俄罗斯方面则表示,两国元首的会面进一步提升了达成协议的可能,并希望会晤为两国关系正常化提供新动力,包括解决恢复两国间直飞航班、返还在美俄外交资产以及外交机构关闭等问题。
从双方表述来看,美俄对于阿拉斯加会晤的期待并不一致。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万青松对本报记者表示,特朗普显然想先在解决乌克兰危机上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果,对俄方其他诉求的兴趣暂时不大。俄方一方面洞悉特朗普的心理,在其极限施压政策下顺势坐上谈判桌,另一方面更期待通过直接对话重启甚至重构进入谷底的俄美关系。
“会晤准备时间虽然仓促,出乎外界预料,但自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俄美高层接触已达29次,包括6次总统通话。双方沟通议题几乎涵盖俄美关系的主要领域,因此,此次元首会晤是有前期准备基础的,前景也可以期待。”万青松说。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表示,美俄领导人面对面谈,本身即是重点。外界普遍只关注俄乌停火及安排,但乌克兰问题或许只是双方话题的一部分,是彼此更大交易的筹码。“特朗普近期自称调解了泰柬冲突、阿亚冲突,他在乌克兰问题上也亟需一个‘和平缔造者’的身份,并尽快让美国脱身。而普京亦需要通过‘平等对话’来彰显俄罗斯大国地位,通过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来换取美国及其盟友放松或解除制裁,同时利用元首会晤和特朗普的影响力,为俄罗斯争取最大利益。”
美俄会前各自“对表”
外界普遍认为,欧洲对于美俄直接谈判尽显焦虑但又非常无力。为了避免被边缘化沦为鱼肉,德法英等欧洲国家、北约和欧盟的领导人以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3日拟与特朗普举行视频会议提前“对表”。
欧洲六国领导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日晚发表了七方联合声明,阐述了对美俄元首会晤的态度,主要包括欢迎特朗普的斡旋努力、乌克兰不能缺席和平进程、有必要继续向莫斯科施压,以及冲突解决方案必须保护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利益等。欧盟26国领导人12日发表声明,再次强调外交解决方案必须维护欧乌重大安全利益。
分析认为,欧洲国家主要表达了三点诉求:一是支持乌克兰“上桌”谈判,二是期望美国对俄施压,三是协调立场防止美国“背刺”。
丁纯表示,欧洲的心态很复杂,不反对停火,又怕被特朗普“出卖”,既离不开美国又不敢惹恼美国。无论是地缘战略还是安全领域,欧洲对美极度依赖,但是自身又缺乏十足的独立性,在保护欧洲自身安全问题上力不从心。尤其担心在俄乌领土问题上,美方出卖乌克兰与欧洲利益,向俄让步寻求快速结束冲突,所以不断向美方提要求以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重大安全利益。
特朗普则需要一个“听话”的欧洲,一方面希望从欧洲抽身,让欧洲为自己的安全买单;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所持的强硬反俄主张,在其与俄罗斯打交道时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间。
俄罗斯也在积极“对表”。普京近日与印度、巴西、白俄罗斯及中亚多国领导人通话,外界认为这或许与元首会晤及特朗普此前威胁的“次级制裁”有关。万青松表示,这些国家都是俄罗斯认可的“友好国家”,是俄罗斯眼中的盟友或战略伙伴,普京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显示俄罗斯并不孤单,同时也是对来自美欧乌压力的回应。
此外,有观点认为,俄罗斯目前占据战场优势,在乌克兰问题上主动妥协的可能性不大,一旦特朗普发现即使和普京见面也不能快速达成停火协议,大规模“次级制裁”或许还将祭出。万青松表示,制裁虽然不会致命,但会影响俄罗斯和伙伴国家的经贸关系,特别是在金融、能源和军工等领域的合作。
乌克兰几乎无牌可打
泽连斯基11日表示,停火是第一步,然后寻找外交解决方案,以公正和持久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他说,如果没有对乌克兰明确的安全保障,任何协议“只会给俄方再次集结兵力的机会”。
对于停火方案,俄方酝酿的“空中停火”被认为将缓解西方国家向乌克兰紧急输送防空系统的压力,因此并不会为乌克兰所接受。乌克兰主要依靠无人机打击俄罗斯,如果接受空中停火,将大大限制其作战能力。
对于领土交换,泽连斯基此前表示,反对“用乌克兰领土交换和平”。不过,特朗普就此问题不断对乌施压,乌克兰眼下处于战场劣势,泽连斯基本人也面对国内外重重挑战,面对美俄互动几乎无牌可打。因此,只能加强与欧洲沟通,通过舆论引导争取支持。但也和欧洲一样,乌克兰或许只是美俄更大交易中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