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8月12日讯(记者金磊)近日,甘肃永昌农商银行、金昌农商银行在《金昌日报》发布公告称,将于8月20日分别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组建甘肃农商银行有关事项。
在此之前,甘肃省曾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妥推进农信社改革,组建甘肃农商联合银行”。这意味着,甘肃调整了省农信改革路线,从“联合银行”转向“统一法人”模式。
今年年初开始,我国农信改革有明显提速趋势,多家新的万亿元级银行呼之欲出,例如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江西农商联合银行等。目前,浙江、山西、四川、广西、江苏、江西等地筹建的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均已开业,而辽宁、海南、河南、内蒙古则选择统一法人模式。
据蓝鲸新闻了解,农信社改革路径采用较多为联合银行模式以及统一法人模式,联合银行模式改革成本比较低,并且能够保证下辖农信机构法人地位不发生变化,不过保留二级法人地位并未实际解决股权和管理结构倒置的问题。而采取统一法人模式的省级农商行模式有助于集中配置资源,提升经营管理合力和执行力,打造品牌形象,形成规模优势。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由于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农信体系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省联社的改革需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定省联社的具体改革路径。
公开资料显示,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于2005年11月22日,是甘肃省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地方性银行金融机构。目前,甘肃农信共有37家农村商业银行、5家农村合作银行、41家县级联社,营业机构遍及城乡社区,覆盖了全省1229个乡镇、86%的行政村和90%的农牧民。
甘肃农信系统资源分散,整体风控能力较弱,是近年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典型区域之一。有业内人士向蓝鲸新闻表示,统一法人模式改革成本高但化险彻底,联合银行模式则平衡了阻力与效率。
甘肃的改革路线切换并非孤例。在甘肃之前,河南、新疆两地已调整改革模式,并均是由“联合银行”转向“统一法人”模式。
此前新疆农信理事长郑育峰曾在2023年初受访时透露,拟组建新疆农商联合银行。随后,新疆在两年内完成南疆四地州农信机构组建统一法人农商行工作。
然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工作综述提到,新疆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方案已获批。此外,“积极筹建新疆农商银行”被写进新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农信改革一开始采用的是联合银行模式,2023年8月,河南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当年11月,河南农商联合银行举行揭牌仪式,获得河南金融监管局颁发的《金融许可证》。
运营不到一年后,河南农信系统改革作出调整。2024年7月28日,河南农商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公告称,河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郑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法人机构已分别完成内部公司治理程序,审议通过了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河南农商银行(以监管部门核准名称为准)相关事项并形成决议。25家法人机构所有债权和债务由组建后的河南农商银行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