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2 23:41:20 股吧网页版
安徽创投新政“放大招”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潘洁

  安徽再次出手,让创投力量更加“敢投”。

  近日,安徽省科技厅发布了《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围绕基金“募、投、管、退”全流程提出系列创新机制,具体包括适度放宽政府出资比例限制、优化返投机制等举措。

  《指引》明确,天使基金群将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并以70%对单个子基金的最高出资比例、动态调整机制和最高延长至20年的存续期为GP(普通合伙人)和项目提供“弹药”,力促重点产业早期项目孵化。

  出资比例70%上限返投认定“柔性化”

  “传统政府基金对子基金出资比例多控制在20%—30%,此次政策或将上限提至70%,并允许动态调整。”某创投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这一设计直击早期投资“风险收益不匹配”的痛点,即硬科技项目周期长、失败率高,社会资本参与意愿低。安徽通过提高政府出资比例,实质上是为市场机构提供了“风险共担”的安全垫。

  据了解,《指引》中的“天使基金群”是指安徽省科技厅对口主管的省雏鹰计划专项基金、省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省级种子基金二期母子基金集群。

  该《指引》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下称“四投”),清晰界定了“四投”标准:被投企业须注册不满5年,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数不低于30%,研发投入不低于3%,资产总额或年销售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

  《指引》还对母基金出资比例进行了“天花板级别的松绑”。《指引》提到,母基金出资采取认缴制,对单个子基金的出资比例最高可达70%。可动态调整对各子基金的出资份额,对募投进度快、财政出资撬动比例高、投资效果好的予以适当倾斜。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政府引导基金或母基金及地方国有独资企业实际出资子基金的比例不设上限要求。

  此外,返投认定机制也更加科学灵活。《指引》称,在子基金存续期内,省外被投企业注册地迁往省内(5年内迁出的除外),或被安徽省注册企业收购(仅限于控股型收购或收购并表);被投资企业注册在安徽省外,通过对该项目投资,将其企业总部、区域总部、纳税主体、生产基地、研发基地落地安徽省内,或在省内成立子公司,实缴资本不低于子基金投资安徽省外被投企业投资额的;基金管理公司或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的管理公司在管的不属于引导基金体系内的其他基金,新增投资安徽省内注册企业或投资安徽省外注册企业且符合前述情形的,均视为返投。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返投机制是政府基金的核心诉求,但传统“注册地返投”模式易导致“空心化”,企业仅将子公司注册在当地而无实际业务。而安徽的“五维模型”通过企业迁移、并购整合、总部落地、子公司实缴、体系外联动,将返投与产业链深度绑定。

  基金考核评价机制也更加完善。《指引》提出,基金考核评价、审计、巡视、国资监管考核以基金整体项目投资核算作为评价依据,不以单一子基金或单个投资项目损失作为评价依据。在天使基金运营未触及容错率和违法违规问题,可不作负面评价。同时《指引》明确,省审计厅、省国资委对基金体系按期审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与对母基金进行的基金考核评价可以互认。

  基金管理机制也进行了优化。《指引》提出,优化母基金运营周期,对于运营绩效优秀的母基金经审批后可延长至20年。对于技术突破关键期或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优质企业可在评估风险后适度延长退出时间。优化投资协议条款,减少设置对赌、实控人兜底、无限连带责任等要求。

  “安徽模式”跑通硬科技投资闭环

  近年来,合肥以及安徽已经被打上了“敢想敢拼”的标签。在全国范围内,安徽都是较早开始全省域谋划推进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建设的省份。安徽省财政厅从2022年起,就以“拨改投”方式注资省属企业,组建了500亿元规模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设立16只母基金,形成“1+16+N”体系布局。

  当前,安徽已经形成一片“基金丛林”。截至2025年1月底,引导基金体系认缴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到2220.13亿元。引导基金设立的16只母基金共设立子基金142只,母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686个、投资金额349.22亿元,实现了对全省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全覆盖。

  截至2024年底,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万家,是2020年的2.7倍,年均增长率约28%,其中2024年一年新增约35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安徽省还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5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3家,总数位均居全国第一方阵。

  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安徽蓬勃发展。2025年上半年,安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3.6%,贡献率达到40.2%。主要工业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3%,集成电路增长9.9%,工业机器人增长93.3%。

  “硬科技投资需要‘耐心资本’,安徽通过延长基金存续期至20年、优化退出条款,与产业生命周期同步。”上述管理合伙人进一步指出,区域竞争需打造特色标签,此次安徽聚焦“四投”,与深圳“20+8”产业集群、苏州生物医药基金形成差异化竞争,避免同质化内耗。

  另外,该合伙人分析,基金投资需与本地科研资源、产业配套深度协同,避免“资本热、产业冷”。未来,安徽如果能进一步打通“基金-科研-产业”的转化链条,比如建立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其“科创样板”的价值将更加凸显。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