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2 23:22:00 股吧网页版
风筝之乡阳江:“一根线”牵动文体旅融合|粤动21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记者谭砚文实习生宿旸阳江报道

  8月1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沙滩足球项目在广东阳江的海陵岛落下帷幕,22支参赛队伍在柔软的金色沙滩上角逐。不久后,这座滨海小城将迎来另一场盛会——阳江国际风筝邀请赛。

  风筝早已成为阳江的文化名片,作为“南鹞”的发源地之一,阳江有着“中国风筝之乡”的美誉。从1992年开始举办全国乃至国际风筝节,到阳江风筝节入选2024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依托悠久历史、深厚群众基础以及特色非遗技艺,阳江风筝已走向世界。

  如今,阳江更赋予风筝超越文化符号的意义,它正成为撬动城市能级提升的战略支点,以“小项目撬动大产业”。作为粤西城市,阳江发展风筝的思路清晰而坚定——不追逐规模化风筝生产,而是不断挖掘文化基因与场景创新,用一根风筝线串起滨海资源、非遗技艺、节庆习俗等不可复制的在地资源,转化为文旅融合的独特磁场。

  今年,随着十五运会部分赛事的落地,阳江再次迎来发展的重要窗口。当小项目撬动大产业、当软实力转化为硬支撑,风筝将从一张名片成为提振文旅消费、提升城市能级的可持续动力引擎,并向外释放阳江“海丝名城”的独特魅力。

  (阳江风筝节,阳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亲友相邀郊外,登高放纸鸢……晚落始息。”阳江现存最早的县志,康熙二十年(1681)《阳江县志》在《卷之一·风俗》中记载了这样一副场景:重阳节阳江人邀请亲朋好友到郊外登高放风筝,直到傍晚才停歇。

  340多年过去,这份对风筝的喜爱,在阳江人的生活中依然清晰可见。每年重阳节举办的阳江风筝节,来自各地的风筝爱好者操控着龙头蜈蚣风筝、熊猫风筝、特技风筝等各具特色的风筝在海风中翩翩起舞,与阳江美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中国风筝素有“南鹞北鸢”之分,而阳江正是“南鹞”的发源地之一。阳江风筝之所以生生不息,得益于深植于阳江的独特自然禀赋与人文积淀。

  从地理位置来看,阳江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扼粤西要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源远流长的风筝文化。在海上放风筝,成为阳江独有的体验。

  在制作工艺上,阳江独特的技艺与传承造就了造型灵动、品类繁多且工艺精湛的南派风筝作品。阳江风筝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漠阳风筝文化节被省列入岭南特色文化品牌之一。

  “阳江风筝最显著的特点是纯手工制作,所以风筝在放飞时是动态的。”广东省风筝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永雄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历代阳江风筝制作艺人一直遵循严格的程序和方法制作风筝,融合“扎、糊、绘、放”四艺,在扎制和放飞上自成一派。

  这种扎根于生活的技艺,造就了深厚的群众根基。从旧时家家户户制风筝迎重阳,到现在各家各户都以放飞风筝为乐,全民参与的氛围让这项技艺得以代代相传。

  如今,这份源自民间的技艺,正乘着海风飞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自1992年起,阳江市开始在重阳节期间举办全国乃至国际风筝节。在这30多年的发展中,阳江风筝节已经成为了我国颇具影响力的风筝盛会,是世界各地风筝爱好者心目中的精彩舞台。

  数据显示,1990年以来,阳江共举办国际风筝赛事12场、风筝邀请赛7场。去年,阳江风筝节入选2024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

  (阳江风筝节,阳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2024年阳江国际风筝邀请赛设4大类共12个竞赛项目,来自国内外62支队伍的210余名运动员在海陵岛共赴一场风筝的竞技盛宴,参赛队伍和参赛人数为历届阳江国际风筝赛之最。

  阳江风筝节,已从地方民俗跃升为对外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黄金窗口,不仅有效促进了文旅融合,串联滨海与文化资源形成主题旅游线路,同时带动了风筝手工业发展,将风筝元素融入文创及城市礼品,更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

  进一步推动阳江风筝“走出去”,塑造品牌是关键。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超群指出,阳江将深入挖掘风筝文化底蕴。首先,深化保护与传承,数字化记录技艺流程,挖掘风筝背后的历史故事,丰富文化内涵。其次,设计风筝文化相关旅游路线,吸引国内外游客,推动“南鹞”文化走向世界。此外,将风筝元素融入城市空间及文创产品,借助短视频等平台传播技艺与节庆活动,持续提升品牌认知度。

  风筝,无疑已成为阳江最具辨识度的城市名片之一。对比另一以风筝著名的城市山东潍坊,由于人口数量和城市能级的差异,阳江缺少庞大的风筝制造产业链,风筝更以“小作坊”形式“少而精”地生产。

  如何推动阳风筝从1.0文化符号到2.0经济引擎的跃迁,以风筝撬动城市发展动能,成为阳江下一步思考的关键。阳江的思路更侧重于以风筝为媒介,通过赛事活动提升影响力,进而带动文旅等周边产业,实现“小项目撬动大产业”。

  以风筝促进文体旅融合是关键所在。目前,阳江文旅主要依托海上资源发展,缺乏创新性的旅游引擎项目,缺少体验性较强的文旅消费新业态,尤其是智慧化场景、高质量A级景区、农文旅优质线路等产品供给力度不足。

  风筝作为一项具有文化属性的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文旅粘性,是阳江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抓手。

  曾超群表示,应进一步创新风筝的表达形式,结合现代审美与科技,开发风筝主题文创和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年轻群体。其次,依托“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风筝之乡”品牌,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南鹞”文化走向国际。

  此外,阳江还将风筝元素与海洋文化、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打造海洋运动赛事、夜光风筝活动以及特色民宿等多元体验场景;同时,将风筝元素融入城市景观与文创产品,通过新媒体传播技艺与节庆盛况,持续提升阳江风筝的品牌辨识度。

  着眼更长远的产业生态培育,陈永雄建议,阳江可探索建立风筝主题综合体、举办国际性风筝及文旅展销会、设立风筝技艺培训与体验中心等创新平台。这不仅能吸引更广泛的群体参与风筝活动,还能有效汇聚人流、信息流与投资流,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在文体旅融合的实践中,赛事被视为关键的撬动杠杆。2025年阳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探索“体育+”发展模式,做优做强“赛事经济”。依托赛事,一根风筝线正串联起阳江“风筝经济”的发展脉络。

  以2024年阳江国际风筝邀请赛为例,赛事配套的文旅消费季及夜光风筝嘉年华,融合了非遗展示、放飞体验、美食品尝和特色农产品展销,市内景区也联动推出优惠,初步验证了“风筝+体育+文旅”模式在促进文化交流、拉动本地旅游、展现“海丝名城”形象方面的成效。

  展望未来,曾超群表示,阳江将继续与国际组织合作共办高水平风筝邀请赛,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注入创新元素,并与专业体育赛事公司合作,着力提升赛事的观赏性、吸引力、专业化水平和商业价值,致力于将阳江国际风筝邀请赛打造成具有标杆意义的固定品牌赛事。

  (阳江风筝节,阳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风筝文化带来的城市魅力与关注度,正转化为厚积薄发的产业势能。

  近年来,阳江坚持产业立市,着力打造绿能之都。截至2024年底,全市各类电力能源建成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居全省第一。阳江率先试点建设绿能示范产业园,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之一,海上风电建成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居全国前列。

  风筝元素也将深度融入海洋文化,成为激活消费新场景的催化剂。8月8日,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新闻发布会透露,开渔季活动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海陵岛举行,同时将举办夜光风筝嘉年华、西海岸滨海摄影大赛、大角湾烟花秀等配套活动。

  “预测今年开渔季活动期间每日引爆近10万人流量,活动期间旅游收入超2亿元。”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林艺超说。

  大型体育赛事的落地,则为阳江探索 “风筝+” 的多元价值路径提供了更高阶平台。今年11月,十五运会部分赛事将在阳江展开,这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窗口。

  曾超群表示,阳江将借全运会整合本地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形象,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旅游消费。将结合赛事举办非遗展示、风筝放飞、渔家文化体验等活动,并推出赛事、美食等主题旅游线路,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和游客推荐阳江全市丰富的资源点。

  从精工细作的风筝制作,到融合文体旅的创新实践,阳江正沿着一条差异化的路径,将风筝这张文化名片的魅力,转化为驱动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