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12日讯政策持续传递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的信号,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财联社据相关渠道最新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4589家退出融资平台企业,近期共有17省明确提出“平台退出”计划。
全国已有4589家企业完成退平台工作,融资平台出清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自2023年一揽子化债方案实施以来,各地掀起“退平台”热潮。
财联社据企业预警通统计,截至2025年8月11日,全国已有4589家企业完成退平台工作。另据央行在相关会议上介绍,与2023年初相比,2024年末约有40%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市场退出、市场化转型等方式退出了融资平台的序列。
财联社梳理注意到,我国城投退平台过程经历了三次小高峰,分别是2015年、2019年和2023年,退平台数量分别为1528家、584家和735家,2023年一揽子化债政策发布当年达到高峰,2024年退平台数量明显减少。

分区域看,本轮退平台非重点省份进度明显快于重点省份,业内人士称,或因重点省份隐债规模大,化解进度滞后所致。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8月11日,非重点省份和重点省份退平台数量分别为4031个和558个,非重点省份退平台区域以浙江、江苏、山东和河南为主,分别为1100个、927个、322个、255个;重点省份退平台区域以重庆、云南和贵州为主,分别为170个、69个与65个。

此外,鉴于较多平台未发债且无公开信息,退平台亦无需公开征求意见,实际退平台数量更多。根据国务院关于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告——2025年6月24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披露数据,2024年融资平台数量减少7000多家。
分主体信用级别看,退平台企业多为无评级、AA和AA+主体。其中,无评级的退平台企业有1243家,评级为AA的企业有1477家,评级为AA+的企业有1214家,其数量合计共为3934家,占比超85%。

随着全国各地隐债化解工作加速前进,针对地方退平台工作,各地政府也积极表态。据公开资料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指导督促262家已退出的融资平台加快剥离政府融资功能,对隐性债务和经营性金融债务“双清零”的融资平台进行核实,分类加快14家未退出融资平台的清退工作,做到“符合一批、申请一批、退出一批”。
而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要求加快压降融资平台,督促融资平台加快完成隐债清零,确保按照自治区压降专班会审要求的时限完成20家融资平台退出工作,推动经营性房产、土地、河砂等资产注入企业。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安徽省池州市截至5月底,全市隐债已争取资金4600万元,完成全域无隐债试点申报,已申报18家融资平台退出名单;江西省赣州市建立健全“631”债务偿还和互助机制,2024年全市共退出28家融资平台;福建省福州市严格落实融资平台退出计划,优先化解融资平台隐性债务,2024年全市实现融资平台退出10家。
近期17省明确公布“平台退出”计划,各地表现亮眼
财联社据相关渠道统计,2025年6月30日至8月12日期间,共有17省明确提出“平台退出”计划,多地表示力争今年实现融资平台全部退出。
8月12日,岳阳市政府在关于岳阳市2024年决算草案和2025年上半年执行情况报告中提到,2024年全市退出融资平台27家,2025年下半年,将统筹各类财政资金支持拟退出平台公司隐债清零。加强与债权人对接,争取债权人对提前偿还隐债和同意平台退出的支持。以退出融资平台名录为契机加快企业市场化转型。持续加强融资平台退后管理,严防退平台企业再平台化。
据海南国资,8月7日,省国资委在海口市召开2025年全省市县国资监管工作会议,表示要继续加大长期停产停业改制关闭破产以及低效、无效资产清理盘活工作,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加大重组整合力度,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力争2025年实现融资平台全部退出。
8月4日,新疆财政厅在关于2025年上半年自治区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中提到,下半年会继续坚守政府债务管理风险底线,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指导督促262家已退出的融资平台加快剥离政府融资功能,对隐性债务和经营性金融债务“双清零”的融资平台进行核实,分类加快14家未退出融资平台的清退工作,做到“符合一批、申请一批、退出一批”。
上述最新案例,是各地积极推动融资平台退出的工作缩影。

中金固收团队表示,目前,更多的退重点省份结果尚有待进一步公布,退出后可能有助于区域投融资限制边际松动。此外,政治局会议首提“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进一步为城投化债定调。“出清”的说法引发一定市场关注,较此前剥离、转型等措辞更加坚决而有力度,对平台退出的态度更严肃、方向更明确、程度更彻底,体现出治理隐债的决心。
此外,中金固收称,倾向于认为此次平台出清的思路与此前政策要求融资平台退出时间不得晚于2027年6月末一脉相承,是否有更加严厉的出清动作可以继续观察,但“有序”的提法也体现出风险可控的要求,预计对城投债券暂时不产生明显影响。
中证鹏元在相关研报中表示,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会议用“有力、有序、有效”强调“融资平台出清”,表明当前地方化债工作已进入实质攻坚期,全国层面存量融资平台的分类整顿、清退重组将系统提速,并成为下一阶段地方化债工作的关键抓手。在平台出清背景下,城投未来融资将更依赖自身经营现金流,区域经济强、财政自给率高、债务结构透明的优质AAA级和部分AA+级城投主体将继续享有估值溢价,而缺乏运营支撑、单纯依赖政府信用的传统“类财政”平台,将面临再融资难度上升与市场逐步退出的风险,城投债市场分化格局将进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