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沈阳浑河外滩市集灯火璀璨;彩电塔夜市中,金黄油亮的铁板鸡架嗞嗞作响;西塔街上,五颜六色的霓虹招牌让人眼花缭乱……“没想到沈阳的夜市这么棒,还能看到漂亮的河景。”来自杭州的游客李女士连续“打卡”了沈阳多个夜市,感叹自己不虚此行。
“十四五”期间,沈阳倾力打造沈阳方城-中街、西塔、奥体中心等20个地标型夜经济集聚区,全面升级以购物、生态、文旅、观光等功能为主的夜间消费目的地。沈阳形成58条重点夜经济街区,150余个夜经济特色消费场景,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费需求。
一幕幕夜市万象,正升腾为独特的城市吸引力。
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沈阳老北市融合了非遗项目、文创工坊、特色美食、相声表演等多种业态,吸引大量游人来此观光。
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沈阳老北市日均客流量约1.8万人次,其中夜晚客流量超过1.2万人次。“夜晚体验比白天更有沉浸感。”夜游老北市的市民李女士说。
与普通“逛吃”不同,从烟火小摊到文化地标,沈阳的夜市已进化为多方面消费的聚集地,将夜经济推向新高潮。
夜色中的沈阳奥体中心荧光棒闪烁,歌手的歌声点燃数万歌迷的尖叫。演唱会结束后,手握票根的歌迷并未离去,他们有的乘坐6折优惠的网约车奔赴夜市,还有的在次日凭票根半价游览沈阳故宫。
沈阳正用一张演出票,串联起整座城市的消费链条。“在沈阳,歌迷的消费半径已从舞台延伸至沈城的大街小巷。沈阳打造的‘票根经济’打破了一次性的消费格局,构建起持续、深度的消费生态。”沈阳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5月以来,沈阳市文旅局联合沈阳市商务局,在餐饮、住宿、景区等多场景开启了“歌迷专享”优惠福利。部分航空公司还为跨省歌迷提供机票“折上折”服务,网约车推出最低6折打车券,全市60余家酒店、30余个景区同步列入票根优惠通道。
体验好了,服务也要跟上。据介绍,沈阳从安全保障、交通管理、照明设施、环境卫生四大领域着手,加强夜经济的精细化治理,全面夯实夜经济配套支撑体系。“我们通过做好食品安全、治安、消防管理,加强夜经济街区周边的夜间交通保障等措施,努力构建健全、高效的夜经济支撑系统。”沈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夜经济为代表的创新场景不断提升着沈阳的文旅吸引力。近年来,沈阳市旅游热度持续升温,2024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突破2亿人次,旅游收入超2000亿元。
今年3月,沈阳发布《夜经济发展规划(2025-2030年)》,计划培育更多“食、购、娱、游、研”等多元消费需求的消费新场景。按照规划,沈阳夜经济的相关消费场景还将延伸至社区,在居民一刻钟生活圈内铺展。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沈阳将继续深入构建夜经济空间布局体系,推进全市58条重点夜经济街区内涵式发展,叫响‘越夜越沈阳’品牌。”沈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