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影仪通过优化算法、优异画质,征服海外家庭;扫地机器人仰仗激光导航、自动集尘和上下水功能,稳居全球市场份额前列……越来越多“中国智造”依靠创新突破与技术优势借跨境电商东风“扬帆出海”,受到海外消费者青睐。
据海关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额约1.03万亿元,增长4.7%。中国品牌以“硬核科技”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购买力。跨境电商在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下,为中国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主要表现形式,让国内企业能够直接面向全球消费者。领先企业采用“以独立站为核心,连接第三方平台、B2B、社交网络及零售实体等其他渠道”的全渠道策略,实现全渠道整合、全场景覆盖及全触点渗透。近年欧洲国家盛行骑行运动,但一些场地坡道较多,有国内厂商实时捕捉用户需求提供无缝购物体验,顺势推出锂电山地车等产品,受到欧洲消费者欢迎。跨境电商平台不仅拓宽了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也降低了贸易成本与时间门槛。依托这一平台,越来越多优质产品和品牌正加速实现全球化布局,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稳健增长的“密钥”。
政策支持,助力中国品牌乘风破浪。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发展,将其作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商务部等9部门出台《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从经营主体培育、金融支持、监管优化等方面,细化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各地各部门纷纷发力,帮助企业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提升物流效率;建设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让科技创新成果能安心走向世界;建设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海外法务、税务资源等对接服务。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企业“出海”成本,优化物流链、生态链、服务链,为中国优质产品走向世界、中国品牌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跨境电商正经历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战略升级。对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而言,跨境电商已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实现全球化的战略路径。通过跨境电商,中国企业积累用户洞察,建立品牌认知,进而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跨越。这一过程虽然挑战重重,但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