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之一的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最新表示,已从11家以色列公司撤资,并终止与以色列所有外部管理机构的合同。
当地时间周一(8月11日),挪威央行投资管理机构(NBIM,该基金的正式名称)在官网表示,该基金已经把所有未纳入基准股指的以色列公司股票都卖掉了。
该基金主要为指数型投资,但也保留一定的主动管理空间。新闻稿提到,截至上半年末,该基金投资了61家以色列公司,其中11家公司不在各国基准指数的范围之内。
这家管理规模达1.9万亿美元的基金称,这11家公司的仓位现已全部售出。
NBIM首席执行官尼古拉·唐根(Nicolai Tangen)写道,“我们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冲突背景下采取这些措施。”他将加沙局势形容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一段时间以来,针对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挪威社会民意汹涌,强烈反对。
上周,挪威政府下令NBIM审查自己的投资组合,以确保将参与约旦河西岸占领行动或加沙地带冲突的以色列企业排除在投资范围之外。
当时,北约前秘书长、挪威财政部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披露了NBIM对以色列贝特谢梅什发动机公司(Bet Shemesh Engines)的投资。
挪威媒体称,贝特谢梅什负责维护用于轰炸加沙的以色列飞机。根据NBIM官网,基金首次购入贝特谢梅什1.3%的股份是在2023年,并在去年将持股比例提升至2.1%。
NBIM持有全球约1.5%的股票,一直试图保持“去政治化”的立场,但其投资方针中包含一些挪威议会制定的准则,反映公众在气候变化等议题上的广泛看法。
基金由外部伦理委员会提供建议,该委员会持续评估投资组合,并建议剔除或观察某些公司。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NBIM长期受到政界和社会关注。
2022年,NBIM曾决定冻结并出售其在俄罗斯的投资,以回应当年爆发的俄乌冲突。同年晚些时候,一项政府委托的报告警告称,基金将越来越多地面临道德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挪威将于今年9月举行议会选举。一些小党派曾呼吁NBIM基金CEO唐根辞职;还有一些党派要求议会调查政府对相关投资的知情情况。
挪威经济学院教授Karin Thorburn表示,“随着临近选举,各政党都在借此推动自身利益、塑造立场。”但她也补充说:“没人希望石油基金成为政治工具,因为那会造成危险的滑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