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覆盖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和全链条,涉及面广、影响大,关系广大纳税人切身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以下简称“《增值税法》”)是规范增值税征收和缴纳的法律。
2024年12月25日,《增值税法》在三次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修订完善后,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后,正式对外发布,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税收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在《增值税法》即将施行前,《增值税法实施条例》的推进工作也提上日程。
8月11日,财政部消息称,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顺利施行,按照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在认真研究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增值税法实施条例》”),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多位财税人士表示,《增值税法实施条例》的制定和推进是2025年一项重要立法工作。早前,财政部已将《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列入2025年度立法工作安排。“《增值税法》是增值税制度的纲领性法律,而《增值税法实施条例》是其配套的行政法规,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增值税制度的法律体系。”一位财税人士如此总结。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增值税收入约6.57万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38%。在此前几轮修订中,《增值税法》对增值税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应纳税额、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等作出规定,并对国务院给予必要的立法授权。
在此背景下,《增值税法实施条例》遵循《增值税法》的规定,与现行增值税制度相衔接,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征管需要明确具体规定,包括总则、税率、应纳税额、税收优惠、征收管理、附则六章五十七条内容。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增值税法》的实施将为税收征管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促进税收公平和法治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值税法实施条例》的制定将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增值税法》的具体规定,为税收征管提供操作性依据,确保税收政策的公平、透明和有效执行。
在市场看来,通过制定《增值税法实施条例》,也会对《增值税法》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明确,对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事项作出具体规定,这有利于增强税制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形成配套衔接的增值税制度体系,为《增值税法》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更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随着《增值税法》的通过,我国税收法定进程再进一步。截至目前,我国18个税种中已有14个完成立法,税收法治建设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