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1 22:42:30 股吧网页版
加深投融交流 上交所举办高成长产业债集中路演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加深投融交流是高成长产业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促进投融交流、加深投融互信”为主题,邀请高成长产业债发行人开展现场集中路演,助力高成长产业债投融双方畅通交流。其中,15家发行人、30家投资机构以及多家证券公司、评级机构参加活动,包括广西物流、济南产发、宁夏电力、山东宏河、山东宏桥、海南华铁在内的6家发行人作路演发言。

  增强投融双方开放性强调“信用即收益”

  作为同时服务于产业债发展,以及债券市场信用分层建设的重要尝试,高成长产业债机制以引导市场主体践行“信用即收益”理念为特征。上交所鼓励发行人通过加强信息披露、促进投融交流来增强被市场主体认知的程度,减小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

  在路演发言过程中,有发行人提及,自发行高成长产业债以来,其与众多投资机构进行沟通交流,进一步展示了公司的战略规划、业务优势和发展前景,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在投资者互动环节,券商自营、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信托、私募基金等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分别从行业、主营收入、项目投资、融资结构、股权变动等多方面进行提问,拓宽与偿债能力相关的关注维度。

  与此同时,高成长产业债是围绕更丰富、可靠的信息披露、明确的投资者保护约定、更畅通的投融交流、交易一二级联动多项要点联合开展的工作机制,服务于希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压力的产业企业。目前,上交所作为搭建该机制的平台,希望引导发行人通过落实以上要点,建立更透明、诚信的发行人形象,使发行人、投资者均从中获益。

  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集中路演活动作为重要的投融对接方式,覆盖面广、相对更加高效,可以较快地拉近发行人、投资者之间的距离,所以我们有意愿去组织这样的活动,发挥桥梁作用。更畅通的投融交流,也能督促发行人更好地运作来接受市场的关注。”

  无论是加强投融交流,抑或是高成长产业债工作机制当中的其他要点,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强调,均与高成长产业债底层的“信用即收益”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何理解“信用即收益”?其认为,对于正面的内容,发行人可以通过及时、针对性的信息披露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生产经营的信心;对于负面的事项,发行人通过公开信披明确应对举措,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体现责任担当,减少损失。投融对接交流可以帮助发行人了解投资者信息披露需求,或设置哪些投资者保护条款,促进双方达成互利共赢。

  兼顾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与财富管理端资产配置需求

  据介绍,高成长产业债工作机制的推出,是为了应对部分产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希望解决“企业情况难看清、债券入库难、合理定价难、交易流动性差”的难题,从而将融资端获取合理融资与财富管理端增厚收益的需求更好结合起来。高成长产业债机制对于发行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约束。一方面,发行人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被投资者看到,另一方面,发行人有义务保证真实、及时、合规的信息披露、对募集说明书等契约文件中主动作出的承诺切实履行。

  参加集中路演的一名发行人副总经理反馈称:“高成长产业债的推进发展必然是难的,但它的推进是有意义的。我们希望更多的投资者认识公司、愿意来买公司的债券,希望和投资者达成双赢。”

  有投资者代表表示,高成长产业债是国内高收益固定类资产稀缺背景下管理人高度重视的一类资产,为公司挖掘产业债投资收益提供了便利。作为投资机构,希望看到产业类发行人对行业发展与自身经营情况进行更充分披露,包括丰富披露内容、提高频率频率、增强披露针对性等,也希望更多发行人能尽可能赋予投资者调研的权利。

  据了解,截至7月31日,上交所累计已有63只高成长产业债完成发行,金额达419.05亿元,涉及43家产业发行人。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此前提出,要力争年底高成长产业债发行规模达到百只。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