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流通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规范升级。
近日,中国酒业协会根据商务部相关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编制完成《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行业标准(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了解,上述两项标准于2005年首次发布,是为配合《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由商务部归口管理,为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指导酒类零售批发经营者改进经营管理的依据。2016年《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废止,而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将酒类流通管理从部门规章层面提升至立法层面。法规依据的根本性变化,使得原标准中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及企业经营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内容已不适应新的监管要求,亟待修订。
另一方面,近年来电商、O2O等新零售模式迅猛发展,也对酒类商品零售批发经营的规范性提出了全新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注意到,此次征求意见的两项“新规”内容涵盖经营资质、商品质量管控、仓储物流、数字化能力建设、人员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维度。其中,在电商资质门槛、商品溯源技术应用、仓储配送标准化以及未成年人购酒核验等诸多方面也有更加明确和严格的规定。
线上卖酒门槛提高:需取得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近年来,酒类电商凭借便捷与选择多样,已跃升为消费者购酒的主流渠道之一。仅以白酒为例,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中国白酒在2025年1~5月线上总销量累计超过6000万瓶,总销售额超过了300亿元。
不过,伴随着酒类电商高速增长的,是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过去一年,个别平台或商家的低价策略和假货流通,对酒企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和酒企品牌价值产生了明显冲击。
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电商合规被放到了重要位置,针对实体门店和电子商务经营者等不同业态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管理要求。
征求意见稿对电商经营者的资质提出了更明确要求:酒类商品电子商务经营者,除了营业执照之外,还需依法取得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资质,并严格遵守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
此外,要求零售端线下门店销售场所应与仓储设施分开,场所应明亮、整洁,符合商品零售所需的照明、空气调节、空间通透的条件,具有商品展示、交易的功能,主通道和货架间应符合相关要求。线上门店应建立或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网络交易平台,线上门店的页面布局应清晰合理,关键信息应显著标识。
批发端线下门店需满足商品展示、交易洽谈、信息公示、资金结算等活动的要求;线上平台则更加强调须具备“商品数字化展示、在线洽谈、电子签约”等全流程交易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零售端还是批发端,对于同时开展线上线下业务的经营者(O2O),“新规”均要求其线上线下的品牌形象应保持一致,实现协同运营。
全链条商品溯源:建立销售全流程电子台账备查
质量安全,是酒类流通必须守住的底线。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立从生产源头到终端消费的全程追溯体系,进一步强化“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管理要求,确保每一瓶酒的流通信息完整可追溯。
具体来看,在零售端,要求酒类商品零售经营者应建立采购过程信息管理台账,保证采购过程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并完整保存三年。鼓励经营者通过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建立电子溯源体系,溯源材料需包含质量证明、海关报关文件、检验检疫证书等。
批发端则须建立销售全流程电子台账,确保信息真实可追溯并保存3年。该电子台账系统应有助于降低人为误差、提升运营效能。同时,鼓励经营者建立酒类商品溯源体系,溯源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酒类商品质量证明、海关报关文件、产品检验检疫证书、第三方认证证书以及其他用于记录该批次酒类商品的来源、去向、品名、数量等信息的流通单据。
值得一提的是,“新规”编制过程中,还邀请了相关企业对草案要求进行了符合性验证。在溯源技术应用方面,试点企业验证显示,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溯源后,消费者对商品真伪的信任度提升约30%。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要求虽会增加企业初期投入,但长期来看将倒逼行业淘汰“三无”产品,净化市场环境。
酒类经营者将迎“合规大考”
“新规”编制说明显示,起草组曾选取壹玖壹玖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代表企业进行符合性验证。结果显示,核心条款普遍能在1~2个月内落地。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也佐证了“新规”的实用性。
而“新规”落地对庞大的终端市场而言并非易事。当前,以百货、超市、烟酒店、便利店为主的传统零售业态占比高达95%,且行业集中度低、连锁化率不高,多数经营者仍沿袭固有模式,“新规”将给他们带来考验。
仓储物流环节是此次征求意见稿的重点,也是中小酒商的“痛点”。仓储方面,零售与批发企业均需远离高污染、高辐射区域,配备智能恒温设施;电商企业的仓储还需符合“电子商务物流要求”,鼓励通过温度监控系统实时记录存储环境。配送环节方面,要求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商品破损、变质,并实现“全程可跟踪”,消费者可实时查询物流状态。
以壹玖壹玖、华致酒行等公司为例,其已具备成熟的溯源系统与合规团队,仅需微调即可达标。不过,占市场绝大多数的中小酒商可能面临“取舍”:若投入过高,部分夫妻老婆店可能退出市场;若选择合规改造,长期竞争力将得到提升。
业内有分析指出,“新规”的核心并非“限制发展”,而是通过明确规则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对消费者而言,更透明的溯源信息、更严格的未成年人保护、更规范的广告宣传,将带来更放心的消费体验;对商家而言,短期合规成本上升的背后,是市场环境净化后的长期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