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洞鞋鼻祖”Crocs(卡骆驰)卖不动了?
近日,Crocs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4%至11.5亿美元,其中直接面向消费者(DTC)收入增长4%,批发收入增长2.8%;但与此同时,运营业绩由盈转亏,从去年第二季度3.257亿美元的运营收入,转为本期4.275亿美元的运营亏损。
更令人担忧的是,Crocs还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将下降约11%-9%,与此前市场预期背道而驰。
消息发布后,Crocs股价单日暴跌近30%,跌至近三年低点,总市值缩水至41.71亿美元。这个曾因爆款产品被称作“鞋界茅台”、2023年狂销1.2亿双的品牌,正从巅峰逐步滑落。
丑鞋之王
一到夏天,洞洞鞋的出镜率便骤然飙升。无论是日常出门遛弯、通勤赶路,还是投身露营、骑行等户外运动,总能瞥见它的身影,甚至有人穿着它挑战爬山这类略带强度的活动。
谈及洞洞鞋,绕不开它的鼻祖品牌Crocs。2002年,Crocs在北美诞生,最初的产品定位清晰指向帆船运动与户外爱好者——防滑、防水、防臭的特性尤为突出,鞋面上的透气孔洞兼顾排水功能,后跟可调节的鞋带设计既增强了穿着稳定性,又让穿脱变得格外便捷。更重要的是,它清洗消毒后速干的特质,完美适配医护、户外等需要频繁清洁鞋履的场景。
尽管其宽大鞋头与洞眼造型并不符合大众审美,一度常被称作“丑鞋之王”。但它精准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通过营销手段,成功把洞洞鞋打造成“反抗颜值至上”的文化符号,让“穿Crocs”成了潮流暗号。
2006年2月,Crocs在纳斯达克上市,创下鞋类企业首次公开招股的首日股价上升最高纪录;仅仅两个月后,它便登陆中国上海,开设了在华首个专柜,次年又迅速进驻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开启了在华市场的深耕之路。
2023年,Crocs全年卖出1.2亿双鞋,平均每分钟售出228双。其全年收入接近4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距离50亿美元俱乐部仅一步之遥,中国市场增速更是飙至三位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不过,这一曾逆势上扬的“增长奇迹”,在2025年也迎来了降温。2025年一季度,Crocs营收同比下滑0.14%至9.37亿美元。与此同时,从2024年到2025年第二季度,Crocs主品牌的营收增速持续放缓,从14.6%逐步降至5%。
潮流退潮
消费收紧成为业绩疲软的推手。Crocs首席执行官Andrew Rees在2025年二季度的电话会议上指出,美国消费者对非必需品消费谨慎,甚至不去商店,尤其低端群体因价格敏感减少购买,导致客流下滑,直接影响了Crocs的批发业务和奥特莱斯渠道表现。
数据印证了这一压力,2025年第二季度,Crocs主品牌在北美市场的收入同比下滑6.5%,降至4.57亿美元。尽管国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8.1%至5.02亿美元,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北美市场的颓势,但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样不容忽视。Andrew Rees透露,2025年全年关税影响预计将达到9000万美元,这不仅推高了库存成本,还可能通过定价传导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间接对业绩造成压力。
除此之外,战略布局上的失误更让Crocs陷入被动。2022年,Crocs以25亿美元收购休闲鞋品牌HEYDUDE,希望扩大其鞋类产品类型,增加收入和利润。但HEYDUDE并没如预期般增长,2025年二季度,HEYDUDE品牌收入下降3.9%至1.9亿美元,品牌计提超7亿美元的非现金减值损失成为当季净亏损的主要原因。
更麻烦的是,大众对“丑鞋”的新鲜感正在消退。
Andrew Rees坦言,市场出现明显的运动风潮,2026年足球世界杯、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可能更利好传统运动品牌,运动品牌通过创新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对Crocs所在的休闲鞋类市场形成挤压。
事实上,在社交平台上,Crocs曾经被追捧的舒适感也开始被打上问号,“穿Crocs真的有那么舒服?”“平替是不是更香?”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当“洞洞鞋”褪去个性光环,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留给Crocs的选择,已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