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团播行业作为直播领域的新兴业态,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蜕变。
2025年8月6日,抖音直播在广西南宁举办“团播机构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帅库网络、喜予文化、OST传媒、七维动力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自律倡议,承诺合法合规经营、抵制不良内容、保障从业者权益,标志着团播行业正式进入“主动自律”的新阶段。
这一行动不仅是对7月30日抖音升级团播管理规范的积极响应,更体现了行业各方凝聚共识、共筑健康生态的决心。
团播行业的发展历程证明,新兴产业在成长初期难免伴随争议,但通过平台治理与行业自律的“疏通路”,其社会价值正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从“他律”到“自律”
团播行业的规范化进程并非一蹴而就。
早期,由于行业缺乏统一标准,部分机构存在低俗擦边、欺诈诱导消费、公会合约陷阱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随着抖音等平台不断完善管理规范,行业逐渐从“被动接受监管”转向“主动构建秩序”。
此次恳谈会上,多家机构明确表示将“杜绝炒作高额打赏、履行未成年人保护义务、对旗下主播违规行为担责”,并已采取实际行动,如帅库网络开除违规主播、七维动力禁止主播私自联系粉丝等。
这种转变表明,头部机构已意识到行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自律,而抖音通过“规则制定+行业协同”的模式,正推动团播生态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倡议并非单纯响应平台要求,而是机构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的主动选择。
例如,OST传媒通过设立研发部门、优化创意激励机制,降低离职率并提升内容质量;七维动力则以电视级制作水准打造团播内容,其团队曾参与《乘风破浪的姐姐》等综艺,旗下主播团@SLAY D更在央视与抖音合作的综艺竞演节目《开播吧!国潮》中夺冠。
这些案例证明,优质内容与合规运营并非矛盾,而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向“精品化”转型
团播行业经过几年发展,已从早期的草创期进入专业化、体系化阶段。
与个人直播相比,团播更强调分工协作,不仅需要主播,还衍生出主持人、编舞师、运镜师、灯光师等新职业。
据统计,一个演艺直播间平均带动30个以上就业岗位。例如,七维动力的20人主播团@SLAY D,其幕后团队涵盖灯光、视觉、技术等多个专业领域,甚至对标电视晚会水准。
这种高度分工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内容质量,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丰富的职业选择。
此外,团播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消费形式,正逐渐获得主流认可。其内容形态融合了歌舞、综艺、互动等多种元素,比传统直播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而行业从“低俗化”向“精品化”转型,正是社会对团播认知从“质疑”到“认可”的关键。
理性看待新兴行业
尽管团播行业曾因个别乱象受到批评,但客观来看,其问题并未超出直播行业的普遍范畴,甚至因集体协作的特性,在内容审核与机构管理上更具可控性。
例如,个人直播中常见的“主播私会榜一大哥”现象,在团播中可通过直播机构加强管理进行约束。
同时,团播的集体创作模式降低了单一主播的“不可替代性”,使机构更能有效约束违规行为。
平台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比如此次抖音不仅通过《团播机构管理规范》和《团播内容管理规范》细化规则,还推动行业形成自律共识。
这种“平台治理+行业共治”的模式,值得其他新兴领域借鉴。
未来,团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仍需多方努力:平台需持续优化技术监管手段,机构应加强内容创新与人才培养,而公众也需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行业成长中的挑战。
整体来看,团播行业的规范化进程,是平台、机构与社会多方协同的结果。
抖音通过恳谈会促成行业自律倡议,展现了其作为头部平台的担当;而机构从“被动合规”到“主动自律”的转变,则标志着行业的成熟。团播作为新型文化产业的价值——从创造就业到丰富文化消费——也有望逐渐被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