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持续高温。在这个蛋鸡养殖大县,现代化的鸡舍内却是一片“清凉”景象:恒温环境下,一只只蛋鸡或在架间踱步,或低头啄食,一枚枚光洁的鸡蛋通过传送带有序“驶”向分拣车间。
作为全国重要的蛋鸡养殖基地,巨野县拥有规模化蛋鸡养殖场404家,蛋鸡存栏量达2600万只,鸡蛋远销北京、上海等地,产业链年产值突破23亿元。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给依赖恒温环境的蛋鸡养殖带来挑战。“蛋鸡对温度极为敏感,高温会导致蛋鸡采食量下降、体质变弱,影响鸡蛋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保障鸡舍恒温环境成为关键。”巨野县畜牧服务中心主任杨彬说。
在菏泽鑫航禽业有限公司的现代化鸡舍,科技的力量为蛋鸡撑起了“遮阳伞”。立体养殖架顶部的风机持续运转,将经过水帘冷却的湿润空气均匀吹至每个角落。“这套设备集成了自动上料、通风、降温、喂食和分拣系统,可将鸡舍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以下。”公司负责人刘继俭说,稳定的环境确保了鸡群舒适度和蛋品质量。
即便在炎炎夏日,这些鸡舍内也几乎闻不到刺鼻的气味。“以前遇到高温天气,鸡粪发酵快,熏得人头疼。”刘继俭道出曾经的困扰。现在,鸡粪被集中运送到密封发酵罐,快速分解转化。
“我们配备了6个大型发酵罐,日均处理畜禽粪污1000多吨,年产沼气约1800万立方米,副产品沼渣、沼液作为肥料可以还田利用,减少污染,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标发生态(巨野)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军伟说。
科技赋能不仅体现在温度控制和粪污处理上,更深入到日常管理中。在巨野县柳林镇杜庄村蛋鸡养殖场,负责人杜召秀展示了智能化改造带来的便利。“以前喂料是体力活,如今只需点击智能控制屏,自动喂料系统便能精准地将按科学配比混合的饲料送达每一层鸡笼。”杜召秀说,智能化升级后,养殖场仅需5名工人即可高效管理,日产鲜蛋稳定在1万余斤。
这份“清凉”与稳定生产的背后,离不开多方周密保障。杨彬说,入夏以来,他们定期组织专家深入养殖场,重点检查疫病防控、科学饲喂方案及降温设备运行。
为应对夏季用电负荷高峰,当地不断完善电力保障网络,确保养殖场恒温通风、自动饲喂等系统稳定运行。“入夏以来,蛋鸡养殖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7%。”国网巨野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王国臣介绍,今年,他们在蛋鸡养殖核心区域打造了“双环网+智能终端”的高可靠性供电网络,相当于为鸡舍的恒温环境配备了“不间断电源”。
走出干净清凉的现代化鸡舍,热浪再次扑面而来。从这里,一枚枚新鲜的鸡蛋通过高效物流,源源不断运往各大城市,送上百姓餐桌,有力保障“菜篮子”的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