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改革试点牵引下,深圳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取得扎实成效。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78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3.68万亿元,年均增长5.5%。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
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深圳综改试点踏上新征程,也意味着深圳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2025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基本完成试点改革任务,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伴随综改试点号角的吹响,一系列改革探路在鹏城展开。
2021年3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实施,填补了我国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空白;2022年,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报送至国家发展改革委,成为全国首个正式申报的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2022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深圳市暂时调整实施《海关事务担保条例》《进出口关税条例》《船舶登记条例》等有关规定……
4年多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从无到有,首批40条授权事项全面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分3批次向全国复制推广深圳48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
今年6月10日印发的《意见》,以1个总体要求、4方面改革举措、15项具体事项,标志着深圳综改试点再升级。深圳第一时间制定任务分工方案,逐项细化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制,重点锚定四大方面发力。
首先在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和创新政策,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全方位打造最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其次,着力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集中力量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产品、重点集群、重点企业加快乃至超常规发展,形成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成形成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
再者,着力拓展粤港澳合作国际合作的新途径新场景新载体。围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人员流动等重点领域,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此外,着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健全城市治理模式,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6月24日举行的AI赋能深圳市药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深圳数据交易所推出了5款医疗数据产品,在保障隐私合规前提下,为AI药械企业提供真实场景建模、模型训练、产品验证等数据基础。
深圳数据交易所总经理古亮透露,下一步,交易所将持续推进医疗领域的改革试点和机制创新,力争在制度、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更多“深圳经验”,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中国示范城市贡献“数据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