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钱塘区的圣奥智造基地电商产品包装区,员工正打包一批升降桌。“最近订单回暖。”圣奥跨境电商部门总监叶敬凡说。
圣奥是一家提供办公商用空间解决方案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公司跨境电商业务受到冲击。“考虑到关税的不确定性,我们备货计划相对保守,在美库存不足,部分产品断货。”叶敬凡说。
应对业务回调,企业调整策略,提升响应速度:寻找更优质供应商,确保库存稳定;引进大数据模型,分析市场需求,预测订单趋势,减少因预测不准造成的库存积压风险。
“在调整阵痛期,政府部门给我们提供了支持。”公司国际营销事业部总经理施银娇说,商务部门组织企业学习跨国经营管理、税务、关务、海外营销等多门课程,引导企业跨境业务合规经营。杭州今年实施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方案,则在跨境支付结算便利化和全链条数字化赋能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
多方努力下,圣奥逐渐扭转趋势,订单量回升。
过去,圣奥的海外业务主要通过线下渠道开展,比如,国内企业出海的工程项目,或者少量的代加工项目。2015年,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两年后,圣奥参加了杭州跨境电商相关部门组织的座谈会。“这是新的增长点。”公司董事长倪良正此前就有拓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想法,这次会议展示的转型成功案例让他下定决心,“不能错失良机。”
对于电商渠道,当时圣奥既没团队,又没经验。一开始,公司选择外包模式,将电商运营业务全权交给第三方服务商打理,但服务商责任心不够,一年下来,好几个货柜的产品滞销在国外仓库。
2019年,施银娇吸取教训,引进并搭建跨境电商团队,重新梳理和开发适合电商平台的产品;推行跨境电商绩效制度,完善激励政策;优化供应链,确保产品质量与交货时效……
同年,杭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供政策和资金双重助力。“杭州市跨境电商综试办、萧山区商务局和我们建立起高效的政企对接机制。有什么困难,打一个电话,政府协助寻找资源,帮我们解决难题。在企业人才引进、对接优质平台和服务商、合规化经营培训等方面,我们获益良多。”施银娇说。当年,新组建的跨境电商团队实现800多万元的销售额。
如今,圣奥的业务覆盖欧美、日本、印度等地的主流电商市场,产品上线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跨境电商贡献了其海外业务1/3的业绩。
探索不止。以往,圣奥更多采用自行备货、销售、配送等方式,订单和库存压力大。去年,圣奥尝试改变模式,由合作的第三方电商平台作为采购方,直接向圣奥下单,平台承担发货、退货及库存风险,而圣奥只要按订单批量供货至指定仓库。这不仅降低了库存风险,还节约了不少尾程物流配送成本。今年,公司打算把这种模式运用到欧洲、日本等重点市场。
经历了上半年的业务回调,叶敬凡和团队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更为清晰:“我们要结合以往销售数据和未来销售预期,利用大数据模型,自动化调整备货品类、发货数量,提高海外库存的周转效率,构建更敏捷、更抗风险的跨境运营体系。”面对未来,大家信心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