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随着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消费领域价格继续呈现积极变化,国内市场竞争秩序的持续优化将带动部分行业价格改善。
7月消费市场释放向好的积极信号首先表现在CPI环比涨幅高于季节性。数据显示,7月份CPI环比上涨0.4%。据国家统计局测算,这一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环比上涨主要受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具体来看,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六成多。其中,受暑期出游旺季影响,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
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油价变动等影响,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提振消费政策带动需求持续回暖,叠加“618”促销活动结束,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2%。
7月份CPI同比持平。董莉娟分析,这主要受食品价格较低影响。受上年同期价格基数较高影响,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其中,鲜菜和鲜果价格的下降是带动CPI同比由涨转平的主因。
不过,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这也一定程度反映消费市场释放了向好的积极信号。
从分项数据看,7月份,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1%和27.3%,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持续保持稳定;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6%和1.9%,降幅分别为近34个月和28个月最小。
分析认为,一系列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协同显效,推动供需结构持续改善,会对相关行业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召开的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明确,经济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低位运行、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和挑战。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