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药、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等市场热点轮番冲击下,上半年火热的黄金板块近期相对沉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盘中再创下历史新高,一度涨至每盎司3534.1美元。
“我们是战略性看好黄金,短期波动是我们布局的好机会。”上海一家券商自营业务人士王杰(化名)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金价后市还将有更多催化事件。
王杰表示,随着市场对金价长期上涨的共识更加一致,黄金股投资逻辑发生改变,市场将从关注公司短期产量增长转向更加关注公司储量,拥有更多储量的黄金公司价值凸显。
黄金期货创新高
美联储是否降息是全球黄金投资者最关注的事件之一。此前,美国就业市场意外大幅降温,显著推升9月降息预期,助推黄金等贵金属自8月以来持续上涨。
其中,伦敦金现货价格在8月以来上涨了3.31%。8月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一度刷新历史纪录,当日最高升至每盎司3534.1美元,超过4月22日的前高,涨幅一度接近1.5%。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副主席米歇尔·鲍曼在最新的公开讲话中表示,她支持今年进行3次降息,并将在10月9日主持一次社区银行会议。
“降息交易有望与去美元化实现共振,驱动金价启动新一轮上行趋势。”中金公司在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
中泰证券在展望下半年金价时也表示,随着市场对降息预期的逐步增强,以及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黄金价格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点出现阶段性的上涨,形成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这种走势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也体现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各国央行预计继续购金
各国央行持续购金也是黄金价格上行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7日公布的黄金储备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规模为7396万盎司,较6月末增加6万盎司。自去年11月份重启增持以来,央行已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
“2025年7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九个月增加,但增量连续第五个月处于低位,符合市场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王青认为,7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有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王青认为,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7.0%,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25年全球央行购金量二季度虽然有所放缓——购买量处于202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仍比2010年至2021年的季度平均水平高出41%。该协会表示,更高的价格可能抑制了央行购金步伐,但由于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各国央行购金“仍保持在显著高位”,预计未来12个月将继续购买。
机构看好黄金股
机构仍然看好黄金的长期投资机会。开源证券表示,“降息交易”和“特朗普2.0”双主线将在2025年持续催化,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影响之下,央行增储将对金价形成强有力底部支撑。
金价长期稳定走高,可能也会改变黄金股的投资逻辑。“在金价上涨的初期,我们更关注一些产能快速扩张的黄金公司,它们的利润会随着产能和价格的增长快速爆发。”王杰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他表示,如果金价持续上涨并维持高位,一些有长期稳定可开发大型金矿的公司更受关注。因为这些金矿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已经完成,未来金价持续高位时间越长,这些金矿创造的自由现金流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