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更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官方黄金储备7396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我国央行已经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而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6月份,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净增22吨,已经连续三个月环比小幅上升;上半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123吨。
在笔者看来,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得以凸显。增持黄金,能够为各国央行的资产组合提供有效风险对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去美元化布局也是核心考量之一。长期以来,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美元信用的削弱引发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担忧。增持黄金是各国央行减少对美元依赖、降低美元资产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同时,在美元信用持续弱化的背景下,各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也能够增强外汇储备的整体稳定性。
事实上,近些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持续下降,而黄金的地位则逐步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57.4%。自2020年第四季度首次跌破60%后,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呈现不断下滑态势。反观黄金,欧洲中央银行6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按市场价计算,黄金超过欧元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
此外,黄金投资具有良好的长期保值增值特性。从历史数据来看,尽管黄金价格在短期内会因市场情绪等因素出现波动,但长期趋势是向上的。在全球通胀压力时有抬头的情况下,黄金能够有效抵御通胀风险。当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时,黄金价格通常会随之上升,保证了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也是基于资产配置的长远考虑,确保国家财富在长期内实现保值增值。
展望未来,全球购金的脚步大概率不会停歇,增持黄金趋势有望延续。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消除,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就不会减弱。而且在去美元化大趋势下,全球黄金储备仍有潜在提升空间。当然,全球增持黄金的节奏和规模可能会受到金价波动等因素影响,但是基于黄金独特的避险和抗通胀功能,全球官方黄金储备或减速不减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