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0 14:08:00 股吧网页版
科技赋能文化艺术产业:长三角的破圈实践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秦春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秦春刚)蛋白质结构的形态怎么像是一幅画?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如何生存发展?电脑自动生成创作出来的画,算不算艺术?“薛定谔的猫”之类的假想实验与艺术表达走到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

  近日,在中国科技大学与上海图书馆共同主办的“Q世纪:量子物理百年科普展”的墨子沙龙上,一场关于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大讨论”在上海图书馆展开。来自科技与艺术领域的诸多从业者齐聚一堂,共话前沿科技与艺术融合,共启科技与艺术合作新篇。

  “我之前是材料科学方面的博士,现在转型做可视化艺术研究。在读博期间,用可视化的手段将科研成果展示出来,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梁琰告诉记者,“用科学摄影技术,如显微摄影、延时摄影或高速摄影等,将肉眼看不到的现象呈现出来,这就是科技与艺术碰撞的一种形式。”

  科技遇到摄影:展现常人未见之美

  在科学可视化研究与创作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团队通过科学摄影、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理工类内容进行可视化与艺术数字化处理。

  据梁琰介绍,在展现中科大的科研仪器与成果方面,中科大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指导学生团队创作了众多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涵盖化学物理、光学、量子计算等多学科专业,以及月壤研究、超级计算、深空探测等前沿领域,让公众离科学更近。

  在苏州独墅湖畔,有一家企业在天文摄影器材领域声名在外。苏州振旺光电有限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累计拥有专利及软著40余项,已推出行星相机、深空相机等十大类近百款产品,广泛应用于行星摄影、深空摄影、科学研究及天文科普等领域。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天文摄影器材的研发型企业之一,苏州振旺光电专注于研发制造CMOS天文相机、智能化天文摄影设备、天文摄影配件及相对应的终端软件,用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遇到传统:从民间技艺到“产业重构”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安徽泾县宣纸历来有“纸中瑰宝”的美誉。泾县宣纸既是文人墨客挥洒才情的载体,更是中华文脉传承的物质象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就曾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帮助宣纸改进。现代科学赋能,让这门千年技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如今,安徽泾县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手工书画纸生产营销基地。全县共有宣纸、书画纸及纸加工企业和个体户530余家。2024年,泾县宣纸年产量约350吨,年产书画纸2万吨,约占国内市场的六成,年销售额6.8亿元,带动3万余人就业。

  从泾县往东三百公里,太湖东北方向,有片诗情画意的江南小镇——苏州镇湖。这个被誉为“中国刺绣之乡”的小镇,两万多人口就有着八千绣娘。一位名叫张雪的年轻“绣郎”,利用科技手段创新发展了“苏绣”这项技艺。

  张雪联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成功创作出全球首幅动态苏绣作品《玉兰花开》。创作者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温感装置等高科技手段让苏绣作品“动起来”。轻轻用手触摸作品中的玉兰花和三只小蝴蝶时,作品感知到人体温度,花瓣便会缓缓绽放,蝴蝶挥舞翅膀。这一神奇效果得益于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开发的前沿材料记忆金属。科技与非遗相结合,实现了苏绣的动态展示。

  如今,苏绣常常出现在耳机、珠宝首饰、手表表盘乃至游戏人物的服饰中,作为传统又新颖的装饰艺术元素,重新回归当代人的生活,受到年轻消费者喜爱。

  科学艺术遇到未来:融合发展中快速前行

  今年7月初,中国美术学院与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设的课程《康复乐园:多模态交互的康养陪伴机器创新设计》顺利结课。课程的最大特点便是跨学科导师团。临床医学专家负责锚定患者真实痛点,产业代表提供商业化视角,机器人技术专家把控技术可行性,而学校老师则引导学生用设计思维提供方案。

  近年来,在中国美术学院,“艺科融合”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逐渐成为教学日常工具。

  “密歇根大学的一篇论文显示,拥有一两项艺术技能的科学家拿诺奖的比例高于不喜欢艺术的科学家。首先是音乐,其次是画画,之后是电影。”天津美院院长邱志杰在沙龙中分享他的观点,当前他主要从事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研究工作。

  人工智能应用飞速迭代,艺科融合的课程探索在长三角区域生根发芽。今年秋季学期,中国美术学院将与浙江大学联合开设《智能艺术与设计》微专业,既是两校在各自优势领域的深度融合,也是应对当下科技与艺术跨界发展的布局。

  梁琰认为,由中国科技大学与上海图书馆共同筹办的这次沙龙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科普教育深入合作的一个范例。

  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发布的《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2024》中显示:2023年长三角地区规上文化企业达23955家,营业收入达44384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4.27%。这组数据不仅彰显了区域文化产业的体量优势,更折射出创新基因与开放特质正在驱动长三角人文经济焕发新生。这片土地以蓬勃的创造力为科技与艺术的共生共荣提供着极具活力的实践场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