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9 05:52:00 股吧网页版
成都世运会点燃经济“新引擎”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陈雪波 卢志坤

  “成都有大熊猫和火锅,很高兴趁着世运会来到这里。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逛一下这里,买一些礼物带给我的朋友。”近日,来自泰国的体育媒体人Bon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享了他对成都的印象。

  8月7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世运会”)在成都开幕,这是世运会首次在中国大陆城市举办。在这场世界级赛事中,成都将举办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的精彩比赛。

  成都市体育局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次世运会共有来自116个国家/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参赛,其中运动员3942人,是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世运会。

  业内专家表示,成都世运会将有力带动酒店、餐饮、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参照两年前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运会或将延续百亿级的促消费规模。

  力争首届“碳中和”世运会

  世运会起源于1981年的美国,此后每四年举办一次。与奥运会相比,世运会项目设置更加多元化,涵盖了水、陆、空多个领域,既有跑酷、攀岩等极限运动,也有飞盘、轮滑、滑水等时尚新潮运动,还有柔术、空手道等力量技巧型运动。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演进,也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喜好。

  成都世运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节俭办赛,绿色先行。记者了解到,当地充分利用大运会遗产,27座竞赛场馆无一新建,其中改造18座现有场馆,依托湖泊公园搭建9座临时场馆。这种“能改不建”的策略不仅节约了大量成本,还体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外,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变身”奖牌,智能机器人提供导览服务,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了绿色办赛的决心。

  成都还努力办成首届“碳中和”世运会。此前发布的《成都世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指南》,围绕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等方面,制定了9项行动、26条具体措施,贯穿筹备、赛中、赛后全过程。各场馆积极加强绿电能源利用与保障,因地制宜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场馆改建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赛事服务保障工作中新能源公交车辆使用率不低于90%,新能源大巴、氢燃料汽车等绿色交通工具投入使用,这些措施共同助力成都世运会实现碳中和目标。

  本次世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321名运动员将参加28个大项、152个小项的比赛,是我国1981年参加世运会以来参赛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于成都而言,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其闪亮名片。两年前的成都大运会,带动旅游消费达126亿元。2025年上半年,成都已举办国际、全国性赛事38项,预计体育消费总规模达410亿元,同比增长9%;体育产业总规模达740亿元,同比增长8%。

  中国智造机器人团队护航

  在过去的几年中,成都的科技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形机器人、AI眼镜、水下机器人……成都本土公司成功研发各类科技产品,这些产品即将或已经投入市场。在本次世运会上,成都的科技产品得到了更高平台的展示。

  在世运村,一台F2室外安保巡逻机器人穿梭在道路上,识别可疑情况,确保赛事安全。这台机器人由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备高速移动和智能识别能力,能够在高温下替代人工巡逻,减轻工作人员负担。

  此外,全自助零售机器人“小贩”在大厅自主寻客,提供免费饮水服务;楼宇配送服务机器人“享递”,室内外一体配送机器人“越凡路宝”则忙着在世运村的各个场地提供饮品配送到手服务。这些机器人形成了覆盖村内主要场景的服务矩阵,提高了赛事服务效率。

  越凡创新CTO曾奇告诉记者,这是国际顶级赛事中首次部署中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末端配送系统,即由室内外一体配送机器人在超大园区场景中帮助运动员、工作人员提供跨楼栋的快递、外卖等物资、商品的配送。机器人能够适应各种极端天气的稳定通行,自主过闸机乘电梯,将物品送到用户手中,可大幅降低人工配送压力,提高赛事保障效率。

  “机器人在世运会投用后,使用反馈良好,无论是已经入住世运村的运动员,还是现场负责保障的工作人员,均表示这类智能生活服务机器人的到来,提升了赛事体验感。”曾奇表示。

  除了安保和配送机器人外,成都世运会还展示了多款前沿科技产品。踩着风火轮的“小吒”机器人向导、能舞善跳的机器人啦啦队、无人安防巡检车、AI智能美甲机器人……这些产品在世运会赛场、世运村“上岗”,化身导览员、啦啦队员、清洁工、安全员等,为赛事保障、智慧服务等场景注入科技活力。

  科技不仅服务于赛事本身,还为比赛期间的人文交流赋能。一副“成都造”同传翻译眼镜能实现40种语言实时转译,成为外国选手的“隐形向导”。“哪家火锅最巴适?”外国运动员只需提问并轻触镜腿,智能镜片上就会即时弹出推荐信息。它还搭载AI助手功能,从路线导航到语言实时转译,让各国运动员的交流更加顺畅。

  据了解,本次世运会上将有超过20款科技产品投入使用,这些产品不仅展示了成都的科技实力,也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张门票激活消费新蓝海

  在成都,世运会的影响力并没有停留于赛事本身。在世运会开幕前,四川省就举办了“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活动,通过赛事这一纽带,带动更多的境内外游客游览四川省的名山大川。

  对于购买了成都世运会赛事门票的观众,还能享受购物优惠。成都推出的“世运有礼成都等你”暑期消费季和升级版“票根优惠打卡地图”,将“票根经济”发挥到极致。赛事门票、演出票等6大类44项票根,可在成都市140余家餐饮企业、11家博物馆及景区、25家酒店享受专属优惠。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票根经济”本身是一种联合经济,就是用一个因素串联不同的消费场景、消费对象。从消费者来说,提高了消费的性价比,降低了消费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增加了消费内涵、消费内容。对城市来说,增加了消费量、消费面,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为了打造完整的赛事经济,四川省还在今年3月推出了“乐享精彩赛事·寻味中华美食”暨第五届“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集中呈现四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新方式,推动“赛事+美食”“体育+文旅”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打造一系列展现四川体育特色、美食文化的体育商务旅游休闲消费活动,并发布多项惠民措施。

  如今,赛事经济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成都世运会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和运动员前来参与,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四川省体育局副局长程静介绍,去年12月举行的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期间,共售出门票10.17万张,实现门票净收入4500万元;全市多家酒店生意火爆,入住率增长22.1%,营业额增长约16.8%;春熙路太古里、大熊猫基地、东郊记忆等重点旅游打卡地接待游客370余万人次。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赛事经济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

  成都世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为城市带来了长期的经济效益。随着城市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成都的吸引力也在持续增强。高层次人才非常关注城市的体育运动便捷度,体育赛事对人才引进、产业发展也有推动作用。成都市体育局局长王毅表示:“我们将通过不断探索体育与美食、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体验与价值。”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成都坚持以赛事为“桥”,持续加强对外交往。自2015年11月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以来,成都和韩国大邱一直保持密切的交流互动。2024年10月,大邱马拉松组委会一行8人受邀来华参加2024成都马拉松。这种以赛事为媒介的国际交流不仅增进了友谊,还促进了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正如蔡尚伟所言,从“世运大篷车”到“票根经济”,再到可参与的“世运空间”,成都通过文化、惠民与城市体验的深度融合,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新活力。成都世运会口号“运动无限,气象万千”,正成为全球游客重新发现这座魅力之城的新起点。在这场体育盛宴中,成都不仅展示了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科技实力,更向世界传递了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