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午后阳光“点亮”北京夜景、西南水电送至东部负荷中心……我国地域辽阔,电力错峰互济空间广阔。今年上半年,我国跨省区交易电量超过6700亿千瓦时,也就是说,电力市场每交易4度电,就有1度通过跨省区交易实现。
一度电从发电场站进入工厂企业、千家万户,开关闭合的背后,是复杂的电力大市场在运作。
在这个大市场中,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多个主体参与其中,交易品种有哪些?价格怎么确定?结算如何进行?省份之间的规则差别不小,给电力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带来一定阻碍,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尤为必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范结算业务管理,强化结算风险管理,统一电费收付要求,填补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的最后一块空白,标志着基础规则体系构建完成,电力自由流通、优化配置有了统一“度量衡”。
“统一电力市场首先要有统一规则,试想如果各地高速公路限速不一、标志各异,交通规则五花八门,车流怎么能顺畅通行,电流也是同样道理。建立统一的市场基础规则制度,有助于破除市场分割和省份间壁垒,是统一电力市场打地基、立规矩的基础工程。”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说。
“1+6”是什么?“1”即2024年发布的《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将最关键的内容确定下来,比如市场里谁可以参与,各自有何责任权利,电怎么买卖等,是电力市场的“主干”。
“6”相当于电力市场的6根“枝干”。首先是交易品种的3项规则,包括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规则。“中长期交易规则是关于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电力买卖的基本规则,保障市场基本稳定;现货是关于‘当天’或‘第二天’电力实时交易的基本规则,反映实时供需和价格,更灵活;辅助服务规范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调峰、调频等服务,怎么买卖、怎么付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解释。
其次是关乎市场运行关键环节的3项规则,包括信息披露、市场注册、计量结算规则。统一的信息披露,让大家在一条起跑线上获取关键信息;统一的市场注册,让企业跨省参与市场不用反复办手续;统一的结算标准,让买卖电力算账清楚,不再扯皮。
“《规则》结合电力市场建设实际,规范了结算依据编制与发布、电费收付、追退补和清算等结算全业务流程和时限要求,统一了度量单位和结算科目式样,统一了结算周期等。”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张玲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