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8月8日举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新闻发布会。湖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徐卫勇表示,在绿色化增信方面,湖州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探索先行先试政策,创新推出“VEP+”系列金融产品,对VEP增值项目涉及的企业或农户,提供优先准入、额度提升、利率优惠等绿色信贷倾斜,累计为17家企业、887户农户、9个项目提供授信10.52亿元。
2023年10月,湖州发布全国首个因地制宜建立符合湖州地方特色的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以下简称:VEP)核算标准。在VEP生态价值评价机制下,湖州市金融机构将VEP核算结果作为绿色金融信贷、生态效益评价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并积极探索开发VEP绿色贷款金融产品。
徐卫勇表示,下一步,湖州市将健全绿色金融为重点的市场化支持机制,推动金融机构持续开发与VEP核算结果挂钩的金融产品,扩大绿色信贷规模。
据该场发布会介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来,湖州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在近20年间下降了约48%。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9.3%,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7%;绿色信贷占全部贷款比重达到33.9%,高出全国近20个百分点。星级绿色工厂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达到90.4%,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
在生态转化的富民之路上,湖州致力于打造共同富裕绿色样本,全市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95%以上。湖州在全国率先建立“两山合作社”,创新开展竹林碳汇收储改革、水生态产品交易,探索形成了核算评估法、权益交易法、生态补偿法、改革活权法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法”,成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
湖州是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徐卫勇表示,湖州全力推进市域GEP(生态产品总值试算工作),建立基础数据采集机制。德清县、安吉县、长兴县常态化开展县域GEP核算,并探索将此纳入领导干部审计评价。同时,湖州制定印发了全国首个地市级VEP评估技术规范,对单个项目开发进行生态价值影响评估。目前已累计开展VEP核算179个,合计生态价值超80亿元。
徐卫勇表示,未来,湖州将重点发力健全生态产品核算监测评价机制,完善GEP核算体系,打造“一区县一特色”VEP应用场景。健全产业项目生态化转型提升机制,以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为引领,深化工业碳效改革,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加快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