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三年调整期,2025年主动管理权益基金收益回升势头强劲。据wind数据,截至8月7日,95%主动权益基金(剔除2025年之后成立,下同)年内取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突破15%。业绩榜单上,医药行业主题基金成为最大赢家,4只年内收益翻倍主动权益基金(只计算初始份额,下同)均属其列。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动态尤为引人关注。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有90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百亿元,易方达基金张坤以超500亿元领衔。Wind指数显示,截至8月7日,有86名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偏股型指数年内收益为正,汇添富基金张韡、永赢基金张璐收益分别以65.8%、53.4%领跑;仅广发基金王明旭、郑澄然,兴证全球基金董理、景顺长城刘彦春四人偏股型指数年内收益为负,王明旭偏股型指数年内收益-7.4%,收益垫底。
年内95%主动权益基金收益为正,4只翻倍
主动管理权益基金是一种主要投资于股票的基金,但与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被动复制策略不同,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他们需要规划资产配置,比如投资什么行业主题、选什么股、资金怎么分配等,以寻求收益能够超越业绩基准。
以下所指主动权益基金主要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80%及以上)、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60%以上)、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0-95%)。
截至8月7日,据wind数据,全市场4500余只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5.03%,获得正收益的基金占比高达95%;而全市场2500余只股票指数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1.8%,获得正收益的基金占比93.2%。
经历三年低迷期,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重新跑赢股票指数基金,且较沪深300(4.6%)、中证500(10.6%)等主流宽基指数表现出明显超额收益。
截至8月7日,4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实现翻倍,主要投资方向均是医药行业,包括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中银港股通医药、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华安医药生物。其中,截至2025年6月末,永赢医药创新智选、长城医药产业精选规模分别为30.4亿元、11.3亿元,其余规模在10亿元以下。

4只年内收益翻倍基金。(数据来源:Wind,截至8月7日)
在满屏红色中,截至8月7日,依旧有228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为负。其中,前海开源人工智能A年内收益-18.5%,收益倒数第一,基金经理为魏淳;其次是孙晟管理的建信中国制造2025A,王宠、姚启璠共管的鑫元消费甄选A,年内收益分别为-15.6%、-14.5%。此外,还有14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浮亏超10%,其中4只来自华夏基金宋伯龙、李彦旗下,3只来自广发基金王明旭旗下。

年内浮亏超10%的主动权益基金。(数据来源:Wind,截至8月7日)
今年特别是二季度以来,A股节节攀升。然而,基民对主动权益基金的信心仍待修复。日前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数据披露完毕,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主动权益基金合计规模3.39万亿元,若剔除净值波动影响,从份额变动看,上半年末主动权益基金总份额较去年末减少1982.4亿份。
截至8月7日,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近3年、5年收益分别为-6.4%、-1.2%,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近3年、5年收益分别为-2.7%、4.9%,万得灵活配置型基金指数近3年、5年收益分别为-2.6%、8.2%。整体看,三年前新买入主动权益基金的投资者接近“回本”,5年前买入的投资者普遍开始盈利。
张坤管理超500亿元,规模领衔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大,客户覆盖广,市场影响力大,其动态尤其受到市场关注。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管理规模超百亿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有90人。其中,易方达基金的张坤在管规模550.47亿元,是唯一的“500亿基金经理”;中欧基金的葛兰在管规模399.08亿元,排名第二。此外,还有兴证全球基金的谢治宇、景顺长城基金的刘彦春、广发基金的刘格菘4人在管规模超300亿元。
据wind统计,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基金拥有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9人,数量最多;易方达基金、中欧基金、富国基金分别拥有8人、7人、6人,排名第二至第四;兴证全球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均拥有5人,并列第五。
Wind指数显示,截至8月7日,90名百亿权益基金经理偏股型指数平均收益达14.3%,其中86名基金经理偏股型指数取得正收益。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规模超300亿元、200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偏股型指数年内平均收益分别为9.8%、12.5%,均低于90名百亿基金经理平均水平,“规模魔咒”依旧存在。

“200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偏股指数年内收益。(数据来源:Wind,截至8月7日)
截至8月7日,“500亿基金经理”张坤偏股型指数年内涨幅7.5%;Wind数据显示,其在管的4只基金,年内均取得正收益,但均跑输同期业绩基准。其中,张坤在管的易方达优质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其任职回报依旧录得亏损;其管理规模最大、规模超300亿元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任职回报为87%,年化回报达9.45%,而管理时间最长、时间超10年的易方达亚洲精选任职回报为49.9%,年化回报为3.6%。
张坤的投资风格以深度价值投资著称,选股上偏好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从二季报披露情况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张坤在管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五粮液、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等知名公司。
“我们理解,由于投资久期的不同,投资者在同一个公司上做出相反的判断十分正常。”张坤在易方达蓝筹精选二季报中表示,从长期投资者的维度,悲观预期会在某个时刻被打破,虽然难以判断具体的时点,但是投资上判断什么发生比判断什么时候发生要重要得多。张坤认为,其持仓公司的估值已经反映了未来盈利下滑甚至大幅下滑的预期,低估值叠加可观的股东回报的保护,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广发基金王明旭在管8只基金,年内7只浮亏
从百亿基金经理偏股型指数收益排名看,汇添富基金张韡、永盈基金张璐年内收益分别达65.8%、53.4%,位居前二,第三名收益则回落至30%台阶;从产品重仓股看,张韡、张璐两人押注单一行业主题风格较为明显,如张韡在管基金重仓医药,张璐则偏重机器人与卫星互联网等方向,上半年两人高收益分别受益于创新药与人形机器人等投资热。
Wind指数显示,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中,截至8月7日,广发基金王明旭(-7.4%)、兴证全球基金董理(-4.9%)、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1%)、广发基金郑澄然(-1%)偏股型指数年内依旧出现浮亏,王明旭偏股型指数收益垫底。

4名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偏股型指数年内亏损。(数据来源:wind,截至8月7日)
当前,王明旭在管8只基金,截至上半年末总规模达108.9亿元;截至8月7日,其中有7只年内出现浮亏,有5只其任职回报依旧录得亏损。但王明旭2018年10月17日开始管理的广发内需增长A任职回报达125.5%,年化回报12.7%(截至2025年8月7日),这也是王明旭管理时间最长的产品。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王明旭在管产品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四方精创、江苏银行、美的集团、朗新集团、TCL电子、长江电力、成都银行、海信视像、贵州茅台、泸州老窖等;从投资资风格看,“均衡”是王明旭较为鲜明的特点。
王明旭2025年6月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在过去三年里,他没有刻意去做逆向投资,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两三年总是站在市场的对立面。面对投资的不确定性,王明旭表示,一是着眼长期,另一个是足够审慎。
值得注意的是,王明旭还是广发基金派出“首战”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基金经理,其管理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广发价值稳进A”成立于2025年6月19日,截至8月7日,年内收益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