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智界R7与智界S7改款车型开启小订。前一天,智界品牌战略合作协议在深圳签署,并宣布上海、深圳双设计中心正式揭牌。智界汽车由此宣告进入“2.0阶段”,并发布多项战略升级举措,标志着其独立运作全面启动。

根据官方披露,此轮战略升级包括三大核心举措:一是加码研发,计划投入超百亿元、将研发团队扩充至5000人,强化核心技术壁垒;二是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实现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作,优化管理与用户服务;三是规划多款重磅新品,拓展产品矩阵,为品牌后续增长注入新动力。
这一转折点意义重大,标志着智界汽车与奇瑞、华为之间的合作模式进入新阶段。智界由奇瑞与华为联合打造,基于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开发,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工业设计、软硬件研发与市场营销。据悉,此次独立运作后,双方分工进一步明确,华为将在管理与战略上全面主导,奇瑞则全力保障制造与体系协同。
背后的动因与过去一年波折不断的合作磨合有关。2023年11月,智界S7上市首日即获得5000个大定,3天突破2万辆订单。然而受限于工厂搬迁与芯片短缺,交付节奏受到严重影响。2024年初,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坦承,供应链问题确实延误了智界S7的交付。
更棘手的是内部协同问题。彼时有传闻称,奇瑞在工厂产能上优先支持星途星纪元品牌,导致智界S7产能受限。甚至有高管在离职后发文直指华为“不尊重奇瑞”。为解决问题,奇瑞于2024年中将智界上升为“第一优先战略项目”,而双方也逐步探索出更高效的协作机制。
今年5月,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直言:“我们和华为battle过,但发现听华为的就顺利,不听就遇到挫折。有分歧时听华为,意见一致时听奇瑞。”这番表态,既体现了双方博弈的现实,也揭示了当前合作角色的再平衡。
不过,在智能电动车行业内卷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智界面临的挑战并不轻松。无论是小米、问界、哪吒、极氪,还是特斯拉、理想、比亚迪,几乎每一家都在2025年密集发布新车、加速技术创新,竞争格局瞬息万变。行业普遍面临“强产品+快节奏”的双重考验,留给智界“试错”的窗口期并不宽裕。

数据显示,2025年7月,智界销量达3268辆,同比增长112.07%,环比增长32.90%;1-7月累计销量48901辆,同比增长164.69%。尽管增速可观,但与头部品牌的体量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是摆在智界面前的现实课题。
余承东日前在智界R7/S7改款发布节点再度表态:“新品会让大家眼前一亮又一亮。”这不仅是对产品力的信心释放,也被视为智界在2.0阶段寻求“破局重生”的信号。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当前智能汽车领域已进入淘汰赛阶段,牌桌上的主角越来越少,竞争已从“谁能造出来”转向“谁能活下去”。对智界而言,独立运作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是在有限的时间窗口内,能否凭借华为主导的技术优势与品牌号召力,在智能电动车的“红海”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