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额外征收25%关税。加上此前宣布征收的25%对等关税,美国对印度总体关税税率将达到50%。对此,印度不甘示弱。这对曾经的“好友”会“闹掰”吗?
仍有窗口期
白宫当天称,俄罗斯政府的行为和政策继续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构成“异常威胁”,为应对俄乌冲突引发的国家紧急状态,“对直接或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印度征收额外从价关税必要、合适”。
“你会看到更多,还有很多次级制裁。”特朗普在白宫谈到相关话题时说。
除一些例外情况,新的关税措施将在行政令公布21天后实施,即8月27日。这意味着,美印两国仍有一段窗口期可以进行谈判。
印度外交部6日重申,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等行为“不公平、不正当、不合理”,印方将采取所有必要措施保护其国家利益。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基于市场因素,整体目标是为了确保印度能源安全。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称,美方决定“非常令人震惊”。
一再“踩红线”
此前,特朗普7月31日签署行政令,从8月7日开始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对等关税。
眼下,特朗普再征25%,意味着美国对印度总体关税税率将达到50%,这是美国对外征收的最高关税之一。其他面临高额关税的国家还有巴西(50%)、加拿大(35%)、墨西哥(25%)。
这一事态发生在几个背景下。
首先,美印关税谈判陷入僵局。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对印度的商品贸易逆差约为450亿美元。
美国从印度进口价值870亿美元的商品,包括药品、智能手机等通信设备,以及服装等。
印度从美国进口价值420亿美元的商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化学品,以及航空航天产品等,美国一度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4月初,特朗普政府公布所谓“对等关税”,一度宣称有望很快与印度达成贸易协议,但双方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上的分歧导致贸易谈判陷入困境。
有消息称,印度作出了很多让步,包括对美国工业品不征收关税,分阶段降低汽车和酒类关税,给美国企业家马斯克的“星链”落地印度“开绿灯”。
不过,“交易大师”特朗普要得更多——希望进军印度农业和乳制品行业。而农业及相关部门占印度就业人数的45%以上,对印度总理来说,承受不起失去农民支持的代价。
其次,特朗普对俄乌冲突持续逐渐感到失望,近日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乌在8月8日之前达成停火协议。
同时,特朗普持续抨击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具有对俄施压意味。
全球大宗商品数据平台Kpler的数据显示,目前俄罗斯是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占印度总供应量的35%以上。这意味着印度承受不起一夜之间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后果。
印度外交部称,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曾积极鼓励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以增强全球能源市场稳定。
印度方面还反击称,美国自己以及欧盟都在买俄罗斯的东西,凭啥针对印度。
据悉,尽管有严厉的制裁和关税,去年美国与俄罗斯的商品贸易额估计为35亿美元。欧俄贸易涵盖能源、化肥、矿产、化工品等。
特朗普宣布再对印度征收25%关税之际,正值美国特使威特科夫刚刚在莫斯科结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谈。特朗普称,或于下周会见俄乌领导人。
此外,美印关系恶化还发生在印巴冲突背景下。
今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新一轮冲突后,特朗普在白宫接待了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
特朗普一再声称,是美国促成了印巴停火。而印度认为,处理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的冲突属于内政,拒绝第三方调停。对此,各国领导人均视为敏感议题,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也是如此。
美国还和巴基斯坦达成贸易和勘探该国石油储备的协议,美国对巴基斯坦征收19%关税。特朗普甚至扬言,有朝一日,巴基斯坦可能会向印度出售石油。
特朗普的种种操作被印度视为“踩红线”,尤其考虑到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也导致莫迪的“操作空间”有限。
总体而言,美印此轮“硬碰硬”凸显出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还没彻底“闹掰”
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美印打起“关税战”的前景引发担忧。
经贸层面,总部位于德里的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组织预计,印度商品在美国的价格或将大幅上涨,印度对美出口可能减半。
政治层面,近年来,美国在推行“印太战略”背景下持续拉拢印度,双边关系有所升温。
今年初特朗普重返白宫,莫迪还是抢先上门拜访的外国领导人之一。当时,特朗普称莫迪是“好友”,两国雄心勃勃,期望到2030年将两国贸易额翻番。
但最新事态表明,在“美国优先”风潮下,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不到6个月,美印关系似乎跌至谷底。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促使莫迪在外交上“向东转”。
同时有分析指出,美印还没彻底“闹掰”。近年来,两国在太空、信息技术、教育、防务等领域打下合作基础,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间崩塌。
就在7月30日,即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征收25%对等关税前一天,印度和美国航天机构合作发射了一颗新卫星,首次在太空中使用两种不同雷达频率——美国宇航局的L波段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S波段,来观察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