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陈燕青)随着A股的走高,近期公募基金发行热情升温。据Wind数据统计,按认购起始日计算,7月合计新发基金147只,创今年月度发行数量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至今股票型、混合型等权益类基金合计发行份额占比45%,超出去年权益基金发行占比,显示出其发行开始回暖。
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计算,7月有135只基金成立,合计发行份额956.89亿份,截止日份额635.29亿份,发行规模1048.7亿元,位居今年新发基金月度募资规模第二位。
其中,7月发行规模最大的为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募资45亿元;发行份额最大的是汇添富稳惠6个月持有,发行37.41亿份。此外,首批10只科创债ETF合计发行超过280亿份,占全月发行总规模的比重接近40%。
虽然7月债券型基金从发行规模上看仍是基金发行的主力军,但相较于去年同期发行规模减少逾40%。
纵观今年以来的新基金发行市场,债券型产品在数量和规模上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但权益类基金发行已显现回暖趋势。
Wind数据显示,按认购起始日计算,目前已有87只基金定档于8月开启首发,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超八成。仅8月第一个交易日,就有10只权益类基金同日首发,其中不乏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的身影,如前海开源研究优选拟任基金经理崔宸龙,大成创优鑫选拟任基金经理韩创。
拉长时间来看,根据Wind统计,按截止日份额计算,股票型基金今年发行份额达1524.21亿份,混合型基金份额达573.26亿份,两者合计约2098亿份,占年内发行份额45%。去年全年股票、混合等权益类基金发行占比为40.8%。由此不难看出,今年权益类基金发行占比有所提升。
从发行方向看,科技成长主题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红利策略以及契合经济转型方向的细分领域指数基金成为权益类产品发行的主要方向。
具体来看,今年对权益基金贡献最大的是被动指数型基金。根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2只权益类基金合并发行规模超过40亿元,分别是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和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
进入下半年,主动型基金发行有所回暖。7月17日,大成洞察优势混合成立,发行规模达24.6亿元,创下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首发规模新高。此前的7月16日,另一只主动型基金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募资20.82亿元。除上述两只产品外,年内还有多只浮动费率基金募集规模逼近20亿元。
“总体来看,今年卖得比较好的权益基金还是指数基金,由于过去几年主动基金波动较大,投资者还是有疑虑,”深圳一家公募基金渠道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募基金发行相对于市场行情一般来说有滞后性。随着市场走高,权益基金后续的发行应该会更好。不过,主动型基金的回暖可能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