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31万亿元,增长7.3%;进口10.39万亿元,下降1.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外贸运行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从单月来看,7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增长6.7%。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连续两个月增长。
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4%、3.9%、17.2%、16.3%;与美国贸易总值为2.42万亿元,下降11.1%。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3.29万亿元,增长5.5%。
民营企业继续发挥稳定外贸的主力军作用。前7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增长7.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7.1%,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也实现增长,达7.46万亿元,增长2.6%,占我外贸总值的29%。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我国发展方式更加绿色低碳,外贸的“含新量”“含绿量”也不断提升。同时,随着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高技术产品5.1万亿元,增长8.4%,对同期我国整体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45.4%。其中,出口高端机床增长23.4%;进口高端纺织机械增长19.3%。同期,我国出口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4.9%。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自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来,大湾区内地9市累计进出口值突破50万亿元,达50.67万亿元。今年前7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5.2万亿元,增长4.7%。
大宗商品进口方面,前7个月,铁矿砂、原油、煤、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其中,我国进口铁矿砂6.97亿吨,减少2.3%,进口均价下跌15%;原油3.27亿吨,增加2.8%,均价下跌12.7%;煤2.57亿吨,减少13%,均价下跌24%;天然气7014.4万吨,减少6.9%,均价下跌6.7%;大豆6103.5万吨,增加4.6%,均价下跌12.5%;成品油2339.1万吨,减少16.6%,均价下跌4%。同期,进口机电产品4.09万亿元,增长5.8%。
建信期货宏观分析师冯泽仁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述数据来看,我国外贸韧性增强,出口增速和进口增速均较上月出现回升。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7月出口同比增速继续加快,好于市场普遍预期。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这主要源于7月美国关税政策多变,“抢出口”“转出口”效应进一步发酵,当月我国对欧盟、韩国、中国台湾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速加快,抵消了7月我国对美出口同比降幅扩大的影响,从而带动整体出口增速处于较高水平。
当月进口增速也延续回升,反映出我国进口动能增强。冯琳认为,这主要是受价格因素和出口加快拉动。一方面,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反弹,同比涨幅加快;另一方面,7月我国出口增速延续回升,外贸“大进大出”模式下进口需求受到一定拉动。
“7月,我国对美出口依赖度进一步下降,新兴市场成为重要的增长极。同时,当月内需复苏带动通用机械设备、电工器材等进口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国内制造业投资逐步回暖。”冯泽仁说。
冯泽仁表示,7月中国外贸延续复苏态势,后续仍需警惕对美出口下行的压力,建议未来继续关注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及国内需求恢复力度对进出口的结构性影响。
冯琳认为,今年四季度,稳增长、稳外贸政策或将进一步加码,其中针对外贸企业的定向金融支持政策也有望出台,将对进出口增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