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吹风机,徕芬近来“风”很大的,还有新晋推出的手动剃须刀。今年5月底,继吹风机、扫振电动牙刷两大品类之后,徕芬正式发布往复式剃须刀T1 Pro 和P3Pro。

发布会现场图
上市爆火断货缺货之余,徕芬剃须刀新品也面临着不少争议。其一,是有消费者指出徕芬剃须刀T1 Pro的外观设计与松下 Air TM20雷同,存抄袭之嫌。其二,不少为新品颜值买单的消费者表示T1 Pro不够好用,“要么刮不干净容易黑脸、要么刮太用力容易破皮”。
针对网上争议声音,徕芬对南都·湾财社强调,徕芬有充分证据证明T1 Pro设计的原创性。至于消费体验,徕芬表示T1 Pro 和P3Pro有不同的适用人群,如注重剃须效率者更推荐使用P3Pro。
徕芬强调,未来会在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除了在剃须刀品类上带来覆盖更多功能、价格、外观需求的新品,也会在产能、研发投入上不断投入。“8月产能问题已经接近解决,预计2025年研发预算将增长1.5~2倍”,徕芬告诉南都·湾财社。
回应“设计雷同”
三年前已有外观专利
沿用徕芬家族性设计
围绕徕芬新品剃须刀的一大争议,是眼尖的网友发现,徕芬T1 Pro跟松下 Air TM20长得太像了。松下 Air TM20 的首次亮相是今年 4 月 25 日的发布会,5月23日徕芬剃须刀新品正式亮相。从两者正式发布的时间,以及徕芬“戴森平替”吹风机圈粉起家的过往,不少网友也质疑徕芬有抄袭之嫌。
但实际情况却是,徕芬剃须刀外观专利在2022年提交,专利号ZL 202230679628.4。2023年,徕芬剃须刀原型机曾在牙刷发布会上公开亮相。


对于抄袭争议,徕芬对南都·湾财社强调,企业有充分证据证明T1 Pro设计的原创性。“同时金属一体式无缝机身+压感按键的设计,也是徕芬从电动牙刷开始的家族性设计,未来会继续沿用下去”,徕芬相关负责人表示。
消费者口碑跳水?
T1 Pro有明显适用人群
未来会用新品持续撬开头部市场
消费者的槽点之二,在于使用体验。T1 Pro 和 P3 Pro,这两个主打精致质感、CNC 工艺加工外壳的电动剃须刀,用徕芬创始人叶洪新的话来说,这是一款“吊打大牌、兼顾剃须效率和舒适度”的产品。T1 Pro 定价499元、 P3 Pro定价699元,徕芬剃须刀新品在价格定位上,已经挤进中高端赛道。
高速吹风机卖出 400 万台、电动牙刷卖出 240 万支,延续徕芬销量传奇的电动剃须刀,依然是一发布就卖爆。此前限量发售下不少人愿意在电商平台卡点下单,更有人愿意加价买黄牛货。
价格不低,用起来好用吗?消费者阿君就是加价100元从黄牛手上抢新了原价499元的T1 Pro 。第一眼就爱上金属一体式外观的阿君,是精致的商务一族,但谈及使用体验阿君却表示“有点难评”,“外观看起来很潮流,但真到用起来容易刮不干净、稍不注意还会弄出一道道黑痕,太用力反复刮又容易破皮出血”,阿君跟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
实际上这样的消费评价在网上并不少见。一来缺货难等把消费者的期待值持续拉高,一旦最终的消费体验不达预期,吐槽评价自然可以预见。不少用户在试用后,表示刮不干净,而且存在电机声音太大、电池续航短等问题,而这些评价大部分都关联到T1 Pro。

用户评价截图
而根据专业用户的评价,T1 Pro“刮不干净”的主要原因,就出在 T1 Pro的“单刀网”往复式设计上。据介绍,相较于旋转式,往复式的剃须刀设计虽然理论上清洁效果更好,但也存在长条状刀网浮动结构不灵活、剃须死角更多的问题。大多数传统电动剃须刀会采取多刀片网的复合设计,徕芬T1 Pro采取的是单刀网、加大电机转速的新解决方案。
用徕芬的话来讲,就是“T1 Pro有明显的适用人群,P3 Pro则更加百搭”。接受南都·湾财社采访时,徕芬就明确表示两个产品有不同的人群定位和适用场景。比如,T1 Pro更强调轻薄外观和极致的便携性与握持手感。此外,强劲电机性能和穹顶刀头有助于让单刀头设计有更好的剃净效果。“但单刀头的设计也使其剃须效率不如P3 Pro三刀头高效。”
徕芬在所有官方社媒、电商、客服等渠道均明确提示,T1 Pro适合胡须面积小、剃须频率高、注重便携和质感的用户,如果用户胡子比较多、生长比较快、注重剃须效率,则更推荐P3 Pro,详细购买建议可参考官方购买指南。
剃须刀新品推出的市场效果是否符合预期?徕芬告诉南都·湾财社,徕芬剃须刀品类的目标明确,就是在产品创新和体验上做到与头部高端品牌正面对抗,且最终要获得一个前列的市场份额,因此未来徕芬还会持续在剃须刀品类上带来更多产品,覆盖更多功能、价格、外观的需求。
产能与研发创新
8月已接近解决产能问题
今年研发预算至少增长1.5倍
近几年徕芬的营收呈爆发式增长,从2021年1亿到2022年的15亿,2023年达到30亿,再到2024年的40亿,基本稳定在每年增长10亿的节奏。2024年,徕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叶洪新本人对于企业营收的体量本定在60亿,对于去年营收叶洪新并不满意。
作为徕芬大基本盘的高速吹风机,进入 2024 年底以来挑战连连。2022 年到 2024 年的双十一期间,徕芬的全网商品交易额分别为2.9亿元、4.4亿元、5亿元,虽然销量增长,但近两年的增速已经从51.7%降至13%。
撕去“平替标签”,徕芬想要在新品类上出击更多头部市场、拿下更多新增量。能否在产品创新与产能布局上双跟进,是一大关键。
以徕芬剃须刀为例,断货、缺货是另一大消费痛点。早前在发布时,就提及了产能的问题,所以产品开售后多个渠道都迅速缺货。预售抢购、黄牛加价成为当时常态,直至今日P3 Pro在官方平台上依旧是缺货状态。

官方电商平台P3Pro仍旧缺货
对此,徕芬表示缺货问题也是因为新品所使用的全CNC机身等多种工艺对供应链要求比较高,“这些工艺不仅仅是徕芬第一次用,甚至整个行业都缺少相关经验,因此供应链的磨合进展低于预期,但8月整体产能问题已经接近解决。”徕芬表示,位于珠海的第三家工厂已经开始逐步投产。
至于研发创新上,徕芬强调2025年徕芬的研发预算将增长1.5~2倍,目前已经斥资2000万搭建了一个可靠性测试实验室,同时考虑到国内外用户个护需求其实存在很大差异,专门服务于海外市场的研发部门也正在筹措中。未来徕芬将建设更多类似的设施和组织,加大研发投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产品。
但能否真正打动消费者,徕芬剃须刀的前路仍需探索。“历时四年研发”、“投资超过 1 亿元”,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新款电动剃须刀是徕芬自研自产的高光新品。但如今用户口碑跳水,连叶洪新都预计2025剃须刀业务“100%亏损”,能否在后续创新及投产后一改用户初始印象,将是徕芬拓新的关键。